2007年05月11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梁标文 周宝昌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5月9日,钟山县钟山镇罗家垌自然村数名农村妇女正在村前的农业生产基地里辛勤地除草,当天工作八小时后,基地老板给每人发了16元钱工资。如今在钟山县广大农村地区,忙完自家农活忙别人家活计这种小打小闹的钟点工全县就有5000多名,人均月收入500元至900元,增加了家庭额外经济收入,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了资金支持。

  随着近些年钟山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步伐的加快,许多农民群众纷纷到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领工资,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青壮年劳动力空缺现象,于是,一些有经济头脑的农民打起了临时务工的主意,他们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经纪人的穿针引线下,在充分搞好自家农活的基础上,逢闲遇空就到农业生产基地、果园或其他农民田地中当起了钟点工,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工程中的除草、施肥、打虫等季节性农活,农民群众当钟点工成为如今农民挣外快的一种“短、平、快”经济增收方式。因为,他们到农业生产基地、果园或其他农民田地中当钟点工,一般都是按天数或按时计算工钱的方式进行劳务交易,当天工作结束当天结算工钱,根本不存在拖欠工钱现象。该县钟山镇十八公岭自然村一户钟姓夫妻往年主要依靠外出到广东务工作为家庭经济主要收入,去年返乡在家搞好自家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还在附近农业生产基地和果园搞起了第二产业,当起了名正言顺的钟点工,当钟点工让他家年收入额外增收5000元。

  如今在钟山县广大农村地区,钟点工活跃田间地头,对于许多外出务工缺少青壮年劳动力,钟点工填补了这一劳动力空白,让一些缺少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时如虎添翼,农田得到科学合理耕耘,没有出现丢荒现象。再者,钟点工在在为农业基地或县城居民务工增加自身家庭经济收入的同时,从中学习掌握到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开拓了知识视野,况且把当钟点工挣来的资金投入到自家的农业生产,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金量,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家庭经济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供稿:中共钟山县委宣传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