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4月28日 来源:桂中日报 作者:莫益路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兴宾区坚持“壮一产、兴二产、强三产”的工作思路和“工业富区、农业强区、商贸旺区”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建设,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27亿元,增长11.5%;财政收入3.394亿元,增长6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1亿元,增长8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亿元,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54元,增长23.8%;农民人均纯收入3098元,增长19.1%;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4.55亿元,增长22.6%。上述7大指标不仅总量大,而且增速快,平均增速达到了35%。三次产业结构发展为29.2:44.9:25.9。该区被评为2006年度“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这是继2003年度之后再次荣获此桂冠。

  今年一季度,该区经济工作运行开局良好,据初步预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28亿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开门红”。兴宾区是刚成立4年多的新区,县域经济发展如此强劲,主要是走好培植壮大支柱产业、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这三着棋。

  一是培植壮大支柱产业。该区坚持“农业强区”战略不动摇,按照“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要求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思路,着力发展构建粮食、甘蔗、畜牧、蔬菜、林木、水果、桑蚕七大特色优势农业板块。全面巩固壮大了覆盖整个兴宾区的大规模甘蔗产业集群板块,2006/2007年榨季甘蔗进厂原料蔗逾630万吨,提前4年实现到“十一五”期末原料蔗达到600万吨的奋斗目标。2001/2002年榨季以来,有五个榨季居全国县(区)进厂糖料蔗首位。本榨季将实现总产值17.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2000多元。在甘蔗这个大支柱产业的带动下,水产畜牧、林果、蔬菜等产业“后起之秀”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二是推进工业项目建设。首先是坚持“工业富区”战略不动摇,重点发展“两轴两极”(即主要兴宾区在境内坐标上布局重大产业,纵轴是桂海高速公路兴宾段上各个点,横轴即合山—武宣二级公路兴宾段各点,两极即迁江、凤凰两个发展极),建立工业特色聚集带,着力在坐标上推进“一园四区”(城东生态工业园和凤凰、迁江、小平阳、红河工业集中区)建设。2006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10.7%;其次是牢固树立“项目为先,项目为纲”的思想,加快项目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爆发力。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共完成42.1亿元,增长84.4%。城镇化率达到28%,增长3个百分点;第三是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牢固树立了“六劲”精神(韧劲、粘劲、亲劲、钻劲、拼劲、诚劲),以广东省为主要招商区域,通过商会招商的作用做到以商引商,以“一园四区”为载体,抓好重点项目落实。2006年,引进项目166个,创建区以来之最。

  三是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该区依托区位优势,突出发展城郊型和劳务经济,激活房地产、餐饮业、物流等商贸业,开发休闲观光度假旅游业,强力打造来宾市民“后花园”。2006年,该区民营经济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了21.4%。另外,该区还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全面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推进农村水、电、路、文、卫、教、计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使县域经济在和谐的环境中向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