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4月2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陈冬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春耕大忙时节,在武宣县乡村的农家课堂、田间地头,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成为时尚,科技备耕热潮正在悄然兴起。

  农家课堂学技术

  3月31日晚上,桐岭镇和律村的群众从蘑菇地里劳作回来刚吃过晚饭,村党支书就匆匆过来通知到村党员农家课堂听镇农技人员讲农技知识教育课程。如今,“白天下地,夜晚上课”已成为该村农民的新时尚。

  “农家课堂的教师是我们本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他们用壮话讲解的蘑菇种植技术、果树管理技术通俗易懂,我们最爱听”。在和律村,说起农家课堂里的“专家教授”,农民们如数家珍。前几天,村民韦扬明的李果园发现有掉果,他一个电话找到农家课堂“专家”小黄请教,然后对症施药,掉果现象很快“治”好了。

  使用良种成热潮

  3月31日是武宣街圩日,笔者在该县农业局种子销售门市看到,工作人员一边向农民朋友推荐新的优良品种,一边为农民办理良种购买的相关手续。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各种子销售点已零售良种近40万公斤。

  通挽镇农民张兰荣告诉笔者,去年他不相信镇农枝员给推荐的杂交稻种,种了自己留的常规品种的水稻,结果亩产量比别人的少了近80公斤,拿到街上每公斤比别人的还少卖了两毛钱,今年5亩田他可都要选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来种了。

  测土配方来施肥

  去年,县农业局土肥部门在伏柳村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验,杨金英大姐有2亩稻田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结果每亩节约化肥5公斤,增产41公斤,平均亩增收55-65元。今年,杨大姐计划在所有的田地上都用上测土配方施肥,她已经拿到由专家给他家田地开出的“营养配餐”的“菜单”了。

  据该县土肥站廖站长介绍,去年全县共完成测土配方施肥40.1万亩,节省肥料2005吨,实现增收2206万元。笔者在通挽镇看到,无论土肥站采集土样的工作人员走到哪里,他们的身边总会围着一群农民,争着让他们到自家的田地里采集土样。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