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4月12日 来源:贵港日报 作者: 凉雨 天力 健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去冬今春,港南区种植中药材泽泻面积2.05万亩,总产量达6000吨,总产值达3600多万元。这是港南区利用农业科技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又一成效。

  港南区以市场为导向,树立科学种植理念,把发展优质谷、中药材、桑蚕、蔬菜和荔枝、龙眼等一批农业优势产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壮大县城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去年下半年以来,农业优势产业使港南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4元。

  该区进一步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区农业部门以“广西万名农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和“广西千万农民大培训”活动为载体,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科技咨询和现场技术指导达120多场次,发放技术资料6万多份,累计培训农民3.3万人次。并筹建了“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港南分校”,首期招收农民60名。通过培训学习,确保全区每个农户有1人以上农业优势产业生产技术明白人。与此同时,狠抓农业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技术推广。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区农业优势产业引进和推广各类优良品种共10个,其中水稻品种4个、玉米品种3个;推广水稻抛秧面积19.2万亩,水稻免耕抛秧面积10.9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3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面积62万亩、免耕冬种泽泻面积0.8万亩;新增小蚕共育室8个。全区现有小蚕共育室17个,年共育小蚕1.3万张。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普遍收到了节本增效的明显效果。

  该区依靠科技发展养殖业,通过举办培训班、引进优良品种、示范带动来提高养殖业的科技含量。目前,该区有养殖示范基地8个,通过无公害标准化验证的养殖场15个,建立养殖小区5个,全区约3.9万农户从事养殖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3000元。

  利用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寻销促销。该区大部分乡镇均建立了农业优质产业网面,组织和引导农民上网寻求产品供求信息。据了解,去冬今春,该区网上发布信息1300多条下载信息1700多条,解答群众咨询1.23万多人次。全区大部分农业优势产业产品通过网上找到了订单。去冬今春,该区仅网上销售1.41万亩果蔗一项,农民总收入就增加1700多万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