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四月,走进永福县罗锦镇上笑村,郁郁葱葱的桑苗跃入眼帘,村里党员吕开敬家里的蚕宝宝开始咀嚼新鲜的桑叶。这在前两年,养蚕是村里谁也不敢想的事。通过党员大培训,吕开敬带头种植桑树120亩,去年养蚕收入达1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影响下,今年全村种桑面积达到1000多亩。吕开敬由衷地说:“农村党员大培训,让我们农村党员得到了实惠!”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成为一个关键环节,为此,永福县立足于现有农村教育培训资源,结合农村党员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建立县委党校——乡镇党校——村级科技夜校——屯级农家课堂 “四级联动”培训体系,构建了直观教学、菜单选学、专家讲学、远程教学农村党员立体培训大平台。去年至今,全县共举办各种培训班、讲座590多期,播放科技光碟620多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41200多份,利用圩日提供科普咨询服务17000多人次,累计培训党员群众34700多人次,深受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为加强科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县主要采取 “2+X”模式开展培训活动。“2”即党的建设理论和法律知识,“x”就是由各村党组织、党员 “点题”,技术人员根据群众需求进行培训。如在种植业起步较早的三皇乡根据群众需求重点进行西红柿无公害栽培培训,龙江、百寿等乡镇则开设罗汉果、柑桔种植等专题讲座,苏桥、罗锦等乡镇开设温氏鸡养殖、木薯种植等课程,适合群众的口味的培训内容,进一步推动和壮大当地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一户带动一屯、几户带动一村、一批带动一个产业的良好局面,目前该县罗汉果、柑桔、西红柿、优质谷、桑蚕、温氏鸡等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06年,仅甘蔗一项,给全县群众增收1000万元以上。
同时,该县从县直部门抽调100多名 “科技特派员”和新农村指导员进驻村屯,通过创办示范基地,开展科技培训,对农业生产实行跟踪服务。科技特派员余世文在三皇乡米珠屯创建了“猪--沼--菜--灯--鱼”立体种养新模式,农户一年节约生产投入380元,每个鱼池增加纯收入1000多元,每亩西红柿增收200多元,受到当地党员群众的热烈欢迎。目前全县创建各类科技示范基地 172个,面积8000多亩,带动种植优质水果及经济作物5万多亩。
农村党员大培训,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全县3000多名5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党员都掌握了2门以上实用技术, 700多名党员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排头兵”和“领路人”。龙江乡龙山村党员范天环通过培训,掌握了电脑网络技术,成功开展罗汉果网上销售,年销售量1000多万个,同时组织全村近20名群众组建了罗汉果销售公司,形成产供销一条线,罗汉果产业做得红红火火。永福镇曾村湛底屯党支部,带头创建了新型经济合作社,全屯群众有了新的大家庭,在党支部的带动下,全屯创办特色种养基地4个,养殖青蛙4000余只、鱼1万多尾,种植以色列高产优质西红柿60亩,去年全屯群众人均增收800元,为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通过开展农民党员大培训,有效解决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科技对农业农村的贡献率达47%以上,今年第一季度该县财政收入5771万元,同比增长17.34%,农民期内现金收入1212元,同比增长18.27%。
(通联:永福县委宣传部)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