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4月06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兰英参 梁正满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东兰县以“三种”(种板栗、种药材、种桑中)“三养”(桑叶养蚕、库区养鱼、山区养鸡蛋)“三加工”(药材加工、板栗加工、蚕茧加工、中草药加工)作为农民增收、工业发展的“三三工程”来抓,推动工农业良性互动,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县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4.6%、32.1%、15.5%。

  为使农民增收路子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该县以基地建设引导,以重点户建设带领,建立“三种三养三加工”的工农业联动发展模式,逐步实现工农业规范化和规模化生产,工农业也由过去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彻底转变。目前,全县优质板栗由1999年品改前不足4.5万亩增加到22.5万亩,桑园面积达3.78万亩,新增桑园1.7万亩,去年蚕农户均收入1557元。建立2000亩岩黄连、2.5万亩猫豆、100亩肿节风、8万亩喜树GAP种植示范基地,建成了桂西北中草药种植基地。2006年全县实现板栗年产值达1800万元,蚕茧收入达1505多万元,中草药原材料收入1500多万元,直接带动了3万多个农户增收。同时,为解决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该县积极引导和扶持库区移民,利用电站蓄水后形成的水面,大做水面文章,开发渔业,不断增加移民群众经济收入。目前,全县已有大同、长乐、长江等乡镇建成28个库汊拦网养鱼场,面积10670亩,网箱养鱼3799箱,年产渔产品98吨,其中东兰镇同拉无公害网箱养鱼基地、长乐镇坡壕无公害网箱养鱼基地和大同乡拦网鲢鱼养殖基地等3个基地被确认为自治区级无公害产品产地。 2007年全县三乌鸡预计出笼50万羽,存笼50万羽。

  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该县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通过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用特色品牌和优势产业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区内外多家民营企业和私人老板到东兰投资办厂,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先后重建和兴建了广西河丰药业公司、东兰花神丝绸有限公司,广西华海食品有限公司,形成了以中草药、丝绸和特色食品加工为主的特色资源型加工工业体系,并成功吸纳了3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到这些企业工作,工业化成为了全县经济最活跃和增长点。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