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踏着浓浓的春意,来到来宾市武宣县,耳闻目睹了沼气在农村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蓬勃生机。
靓了妇女
那天,到出名的风景点灵湖已是晚上近10时了,一大帮妇女秧歌正舞得欢。莫兰秋是一个已有孩子的母亲,但窈窕的身材看上去还是和妙龄少女没什么两样。她擦了一把汗说:“我家是全村最大的户,去年做了沼气池后把我们女人从厨房里解放了出来。这不,唱歌跳舞天天乐,人也年轻了许多。”
“关键是改变了生活方式”,三里镇旧县村妇女张明英说,“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中青年大多进城务工或者经商了,沼气池省工省时,留在家的人看电视、学东西的时间也多了。”这个村的蔡美兰等妇女养殖水奶牛,粪制沼气,沼肥种蘑菇,生活富得流油。在她们的影响带动下,过去围着锅台转的育龄妇女念起了致富小康经,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水奶牛养殖示范典型。
据县计生局和妇联统计,2006年以来,先后有2.6万名妇女成了甘蔗、水果、蘑菇、茶叶、水奶牛、山羊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的行家能手,沼气池建设催生了一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美了庭院
以前“窗明几净”大多是对城市民居的赞叹,进到种养专业村清水村,同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农村多年存在脏、乱、差的柴堆大多已经成为人们的回忆,家家猪进圈、粪进池、沼渣进果园,彻底改善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村民李德春说:“用上沼气,蚊子、苍蝇都少了;厨房、厕所、猪栏镶起了瓷砖!”
武台新村“顺达苑”户主陈顺达天天接待外地游客。进入煮饭炒菜的厨房,一字儿排开的灶冒的是蓝蓝的沼气。房间灶台一尘不染,阵阵饭香直钻心肺。
看着沼气池推动了改厨、改厕、改(猪、牛)圈等,行走在平直的硬化路面,令人感叹到能源生态家园建设这个“民心富民工程”不仅带来了家居大变化,而且密切了党群关系,沼气池普及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兴了产业
一见到笔者,大岭村吴社强就兴奋地拉开了话头:“去年2月我为了有充足的沼气来用,养了3批猪,纯收900元;沼肥使甘蔗每亩增产500斤,比上年增了5.75吨,多赚1500多元钱。村里人把沼气池叫‘幸福池’呢!”
县能源办主任陈福兴介绍道:“武宣是广西规模养殖小区示范点和国家奶水牛标准化示范基地。禽畜粪便生产沼气,沼气当作清洁能源使用,沼肥生产有机蔬菜。以葡萄果为例,大量使用沼气液出了好品质,糖度提高2度,比广西葡萄产地兴安县提早1个月上市,这个生态循环加速了现代农业的成型。全县以1.54万座沼气池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每年直接给37.5万农户带来看得见的实惠,总价值达3626万元。去年森林覆盖率达48%,比前几年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沼气建设在培育新型产业中起着中坚作用。”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