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4月0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廖广华 覃可胜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春节以来,已有200多名外地游客到鹿寨县中渡镇观赏该镇洛江风情,这让中渡渔民欣喜不已,他们终于在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母亲河”——洛江河里淘出“第一桶金”。

  中渡镇是鹿寨县一座有着1740多年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镇,境内有香桥岩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九龙洞等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有古民居、古商号、古会馆、古客栈、摩崖石刻等一大批保存完好、历史悠久的人文资源,有以“百家宴”为主的民俗文化,有近年来建立起的千亩无公害西红柿种植基地、沙塘蜜桔生态果园等,使其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和潜力,并成为“广西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此外,其境内洛江河全长约40公里,沿河除有“香桥仙境”、“龙潭秋月”、“万年石林”、“响水瀑布”和“荫榕古渡”等著名旅游景点外,河流两岸还有连绵数十里的翠竹,因河水幽深、清澈透亮,沿岸翠竹草木倒映水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水墨画”,给人赏心悦目的享受,是十分适宜的休闲度假胜地。

  由于各种原因,该镇的旅游资源一直未能有效开发,人们“抱着金砖过穷日子”。尤其是该镇的渔业,在一些不法之徒炸鱼、电鱼、毒鱼的影响下,“打鱼越来越难”,一些颇有名气的黄蜂鱼、桂花鱼几乎绝种,英山社区渔业居民小组的29户、120多名渔民的年人均收入不足700元,一半以上靠领取“救济金”过日子,许多青年只好外出打工贴补家用。

  为改变这一现状,保护好“母亲河”——洛江河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改善渔民生活并使他们走上致富路,党委、政府在发展农业旅游观光项目的同时,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为契机,发出洛江河段禁止炸鱼、电鱼、毒鱼及禁止投放废弃物的禁令,并于3月13日与英山社区渔业居民小组的29户渔民代表签订责任状,着力培育可资开发的旅游资源和环境。同时在沿河两岸增种2000多株良种竹子和花木、清除两岸杂草和水上残渣,引进外商着手开发水上漂流旅游和放养漂亮鱼苗的基础上,鼓励渔民充分利用洛江沿岸“响水瀑布-竹林-一渡二江三起岸-千年古榕”等奇秀美景资源,积极参与开发“竹排漂流”项目,向丰富的洛江水资源淘金。由于此前镇政府已组织渔民和其他代表,前往桂林市灵川县草莓农庄、提子生态园、大圩古镇、古东旅游区参观学习先进地区搞“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理念、经营管理和经验。开发旅游渔业和农家乐很得民心,全体渔民都信心满怀地做好“竹排漂流”及其他如“百家宴”、秧歌赛等极具地方特色的“配套”筹备工作,乐陶陶地朝着“靠水吃水”的日子迈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