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4月0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李 轶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巴马瑶族自治县贴近本土抓培训,结合产业做文章,以“四个为主”突出抓好“八桂先锋行”农村党员大培训活动。截至3月底,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6期,培训农村党员7000多人次,新培植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100多户。

  阵地+基地、以基地为主。在大培训活动中,该县充分整合资源,把党员科技示范户(中心户)、“农家课堂”作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和实践基地,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双带”能力。西山乡林览村杨光烈支书以“农家课堂”为载体,利用自家的甘蔗地、桑苗地、蚕房进行现场培训,解决了学与工的矛盾,提高党员和群众学习、生产积极性。在大培训活动期间,仅该村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党员224人次。

  “洋专家”+“土秀才”、以“土秀才”为主。该县在有针对性地外请专家的同时,立足于用“身边人”教育培训“身边人”,突出乡土化、通俗化、形象化。他们邀请广西华尔迷迭香开发有限公司等有关土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巴马镇赐福村、那坝村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讲座。同时有意识地组织本地“土秀才”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操作示范,激发农村党员学习的热情。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自下而上为主。为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巴马县一改过去上边出大纲、定课程、搬书本的“自上而下”做法,通过调查问卷和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采取“点菜式”和“列菜单式”等方式了解农村党员所需培训情况,并根据党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进行分类培训;并对全县行动不便的200多名党员送教上门,对文化偏低的300多名党员重点以基地参观、现场操作培训为主进行培训,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党员则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的培训。

  “走出去”+“走下去”,以“走下去”为主。针对经费有限的情况,该县重点开展“走下去”活动,到村级办班、到示范基地搞观摩示范,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送法律、送温暖;并动员机关干部进村驻户搞“三同”,与农村党员结成帮扶对子,重点帮找路子、想法子。仅百林乡就有100多名“双带”能力强的党员与200多户农户建立牵手帮扶对子,积极开展帮项目、助资金、传技术活动。目前,全县3259名农村党员都得到了一次或两次以上的有关技术培训。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