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4月04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陆波岸 杨刚 廖东光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农村党员大培训。陆雄科 摄

  3月15日,马山县里当瑶族乡组织村党(总)支部书记、剑麻种植骨干户50多人到平果、扶绥实地参观学习,详细了解剑麻的备耕、种植、管理、收割、加工等知识。回来后,他们动员群众,充分利用大石山区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剑麻连片种植,欲使剑麻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农村党员大培训开展以来,马山县切实把培养新型农民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出位置,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培训农村党员,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县参加培训的党员群众已达23200多人(次),其中掌握1至2门农村实用技术的8620多人,党员“双带”能力明显增强,加快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六动”拓宽农民致富路

     马山县在农村党员大培训中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六动”——领导推动、技术拉动、基地促动、项目带动、课堂联动、宣传鼓动。该措施把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作为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实抓好,进一步拓宽了农民致富的路子,增加了农民致富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步伐。

     马山县县委成立了农村党员大培训领导小组,把涉农部门列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乡镇、村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确保各单位将农村党员大培训作为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实。同时,组织涉农部门140多名农技人员组成21支服务队分赴全县11个乡镇151个行政村,配合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和提供现场指导,解决各种农业技术难题。各乡镇党委发挥乡土人才、种养协会技术帮扶作用,为农户提供连线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百龙滩镇龙昌村党总支通过村养猪协会举办“农家课堂”培训后,根据不同性质的培训对象指定协会骨干进行结对帮扶,实行一帮三年,使帮扶对象实现“三有”,即有饲养母猪技术、有存栏母猪3头以上、有较好的猪花经济收入。

     该县还通过在县、乡镇、村分别确定示范项目,建立示范基地,培育示范点,依托示范基地和示范点,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到各示范基地现场参观培训,以基地带动发展。目前,全县建立罗非鱼养殖示范基地6个、黑山羊养殖基地10个、良种母猪养殖基地3个、土鸡养殖示范基地5个、速生丰产林基地20个、农业种植基地14个。

     项目带动方面,对于条件成熟有志发展项目的群众,县委组织部落实专人,负责帮助群众搞好项目规划、资金预算及设施建设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并跟踪服务。整合扶贫、水产畜牧、科技、农业等部门项目资金建立了项目启动基金库,对缺乏启动资金的农户进行适当帮扶,直到其能独立自主生产经营为止。目前,该县已筹措项目基金300多万元,扶持项目涉及黑山羊、里当鸡、剑麻、肉鸽等20多项,帮扶贫困党员230多户。

     此外,该县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实践课堂、电教课堂、农家课堂等课堂整合联动起来,因时因地因人组织开展培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电教为培训推波助澜


     马山县农村党员大培训另一个重要举措是电化教育。该县利用电化教育手段,依托“农家课堂”“三争一促进”等载体,通过“三结合”,促使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农村党员大培训与“农家课堂”相结合,依托全县151个村(社区)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站和465电教中心户,组织开展“看一部片子,学一门技术,上一个项目”活动,将党员电化教育引入农家课堂。根据该县农业产业结构实际,把党员电教引到村头、田头、地头、果园山头和农家里头,围绕黑山羊、山银花、里当土鸡等产业开展党员电教技术培训,并组织涉农部门农艺师、技术员与培训对象结对子,开展技术跟踪服务,解决培训对象上项目后遇到的技术难题。3个月以来,各党员电教播放点和中心户共播放实用技术电教片848场次,收看党员群众达6900人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县金钗镇通过农家课堂电教网络开展种桑养蚕技术培训,带动全镇上桑蚕项目达2100户,该镇呈现“万亩桑田”的喜人景象。

     农村党员大培训与“三争一促进”相结合,即利用“乡村小喇叭”等电教设备,举办“迷你”课堂和随身课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农村党员争当学理论学技能的表率、农村党员争当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表率、各级干部争当服务‘三农’的表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争一促进”活动。通过对所有农村党员进行培训,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党员的步伐,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更强、干部服务“三农”工作更有成效,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党员大培训与实践基地相结合,是把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党员电教播放点,做到科技理论知识与实地实践有机结合,让党员群众看得见,听得懂,学得进,记得住,以点带面,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

     马山县委组织部部长黄文松介绍,农村党员大培训活动在该县取得了初步成效,不仅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而且拓宽了农民致富道路,各党员示范点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掌握了1至2门农村实用技术,带头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党员示范户由原来的576户增加到1238户,帮扶的贫困党员户增加到1524户,党员种养大户由原来的37户增加到75户,带动3600户农户扩大原有产业、兴办新的产业。全县甘蔗种植面积从原来的3万亩增加到4.5万亩;桑蚕养殖户由原来的1200多户增加到3400多户;黑山羊存栏数由原来的14万多只增加到19万多只;里当土鸡存栏数由原来的18万多羽增加到22万多羽,新增种植剑麻3万亩。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