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中养蚕示范基地,科技人员在给农户讲课。
邕宁区认真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通过建立超级稻生产示范基地等六大农业基地,打造现代农业,并以点带面辐射和带动全城区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农民增收带来有效保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特色农业建基地
邕宁区的六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包括:超级稻生产示范基地、甘蔗“双高”示范基地、淮山定向结薯示范基地、优质蚕桑示范基地、韭菜生产示范基地和无公害香料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在建设示范基地过程中,邕宁区注重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并将其建设成特色农业基地。
种桑养蚕已经成为那楼镇罗马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去年,该村桑园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产蚕茧100万公斤,产值1800万元,单养蚕收入人均达到2857元,使该村成为该城区种桑养蚕最大的生产基地。今年,该村大力实施扩桑工程,计划扩种桑园面积1000亩以上,建立优质蚕桑示范基地,为增加村民收入打下基础。
蒲庙镇华康村稔床坡是一个仅有56户240人的小村子,然而该村的桑园面积达到180亩。一路走去,屋前屋后尽种桑树,田里更是一畦畦刚被雨水浇灌得无比娇嫩的桑苗,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去年,该坡养蚕收入71万元,每户平均收入1.3万元,人均收入2958元。今年,稔床坡又扩种100亩桑苗,决心做强做大桑蚕产业,打造广西种桑养蚕业“第一村”。现在,群众正忙着集资兴建新蚕房,把蚕房与人分居,改造传统的养蚕方式,以现代科技促进蚕业新发展。据悉,该坡于2006年下半年集资动工兴建的集中养蚕基地,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共建成大蚕房17间、桑叶贮藏室17间。
新江镇屯亮村乘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东风,2005年春开始把韭菜生产作为该村的支柱产业项目狠抓不放。目前,全村种植韭菜的面积达500多亩。该村人均收入已经从2002年的863元增加到2006年的3500元。今年,屯亮村农民在原有基础上还将扩种韭菜200多亩。受该村的影响,周边的村庄逐渐开始种植韭菜。
那楼镇坛垌村淮山种植历史悠久,但是淮山种植得不到大规模推广。2005年该村利用定向生长栽培新技术成功试种淮山,使当地淮山种植进行了一场大变革。用这种技术种植淮山,不但易种易收,而且产量也很高——亩产可达到5000公斤,产值超过1万元。2006年,坛垌村发展淮山定向种植超过1000亩,淮山种植成为该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科技保障好又快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邕宁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引进农业新品种、新项目、新技术,并通过加强重点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以及支持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以点带面,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粮食是邕宁区的第一大农作物。今年,该城区建立2万亩超级稻示范基地,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合该城区种植的超级稻品种,摸索总结适合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全面提升该城区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他们重点示范推广超级稻品种“中浙优1号”“Y优1号”“培杂泰丰”“两优培九”“天优998”“特优航1号”,实现双季稻区一年两造种植高产超级稻,进一步加快水稻产业化的发展。他们通过展示水稻高产栽培管理模式,让农民群众真正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使示范片建设成为推动新品种栽培和新技术、新成果转化的示范基地。
该城区还使用先进科技对特色农业产业进行“包装”,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蒲庙镇孟莲村以种植香葱为主的香料蔬菜基地久负盛名,素有“孟莲香葱香飘几十里”的美誉。去年该村销售香葱500多万公斤,全村农民收入达550多万元。为将孟莲香葱打出品牌,让香葱创造出更好效益,邕宁区以孟莲村为中心,辐射包括光和、新新等村,总投资350万元新建一个面积达5000亩的无公害香料蔬菜种植基地,以种植香葱为主,辅以种植芫荽、韭菜等,全部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种植,实行蔬菜无公害化,打造孟莲无公害香葱品牌。从1月中旬起,邕宁区在孟莲各个自然坡及光和、新新等村举办了多期“香料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班”,引导农民主动发展无公害香料蔬菜种植。
邕宁区在蒲庙、百济各建立的1000亩甘蔗“双高”示范基地,通过积极引导“甘蔗下田”,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种植甘蔗。甘蔗示范基地展示着科技种植的优势,引导广大农民种植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并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种植面积。
邕宁区去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累累硕果也大大促进了农业基地的发展。据悉,蒲庙镇联团村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修通后,广西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基地落户邕宁区,该基地计划开发连片面积达10000亩,地域横跨蒲庙镇联团村、那楼镇那琅村和新江镇力勒村的上百座荒山。上级相关部门还将这一项目列入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并帮助企业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以树立企业的产品品牌,争取通过这一项目,让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带动当地农民走上更为富裕的道路。
邕宁区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工作,努力引进农产品如优质谷、蚕茧、水果等方面的加工企业,带动农业加快发展精深加工,做大做强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