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道通乡村。李勇锋 摄
过去的一年,武鸣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在最近召开的武鸣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县政府杨维超县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工作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催人奋进,武鸣正向着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武鸣迈进。
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成绩可喜
——人均GDP率先突破万元大关
2006年,武鸣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6.90亿元,增长17%;全年财政收入完成3.87亿元,增长15.14%,其中县本级财政收入完成3.16亿元,增长14.43%;人均GDP在南宁市六县中率先突破万元大关,第四次被评为中国西部百强县。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
扎实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展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牛品种改良及健康养殖示范、秋冬种马铃薯等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广超级水稻、优质木薯等优良品种,组织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水稻高速插秧机械化等多项科技示范推广项目。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多渠道筹措资金2.7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96亿元,开工建设2600个项目,完工1926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位居全区前列,全县参合农民45.02万人,参合率达84.28%。
——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规模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全县县本级规模工业企业从51家发展到7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0.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64%,占县本级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9.96%。企业改制稳步推进,进一步盘活国有、集体企业资产。伊岭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进驻企业从43家发展到97家,其中31家竣工投产。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53.18亿元(含华侨投资区),增长41.56%;工业增加值完成19.43亿元,增长35.69%。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关心老年人、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完成100户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修建120户无房或危房五保户住房。深入开展扶贫工作,帮助1352户4009人实现脱贫,完成锣圩镇大杨村弄板屯异地搬迁。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98元,增长18.51%;农民人均纯收入3708元,比2005年增加368元。基本完成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承办的11件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
——文化教育成绩斐然
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做好“两基”达标巩固提高工作。积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成功举办“三月三”歌圩、新创民歌大赛,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被确定为南宁市“一地一节”项目。成功承办“广西万村农民篮球大赛”南宁赛区决赛,在南宁市第七届运动会中共夺得金牌37枚、银牌20枚、铜牌13枚,奖牌总数及团体总分位居各县之首。
迈向和谐富裕文明
今年,武鸣县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
扎实推进农业基础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基本素质提高、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基地化建设步伐。加强无公害、绿色安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广制糖业和糖料蔗生产良性互动发展的成功经验,形成工业与农业优势产业良性互动、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群众积极集资、投工投劳,进一步加大农村道路、水利、卫生、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状况。
——发展工业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集中区为平台,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积极探索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投资机制,加快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主战场的作用,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放大园区的集聚效应。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突出抓好为现有企业服务工作,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快。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抓住南宁市开发建设环大明山旅游圈的机遇,主动融入大南宁旅游圈。积极配合大明山旅游开发、花花大世界二期工程、九个半岛、大明谷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精心策划开发具有壮族文化特色的民族风情游、生态农业观光游等旅游项目,丰富武鸣旅游品牌内容。
——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努力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认真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五乱”行为进行严管重罚。建立和完善县、镇、村(社区)三级环境卫生考评制度,完善城乡管理快速反应机制和媒体、部门反馈事项的快速处理机制,严格执行部门首长问责制、责任追究制,使治理“五乱”、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切实解决城乡“五乱”问题。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全面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力争年内实现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的长效机制。改进政府管理经济活动方式,真正把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