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我们下乡采访,喜见农民朋友给我们算一笔笔增收帐。去年,祥周镇中平村仅香葱一项人均增收400元;平马镇上法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同比增收17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林逢镇平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210元,同比增长3.8%,仅种植番茄一项人均增收300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405元增加到2006年的2505元,净增1100元,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田东县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用足了精力,找准了出路,富裕了农民。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熟练掌握了香葱种植技术,一年种植4-5造左右,仅香葱一项,年人均增收400元。”祥周镇中平村党支部书记李学民向我们这样介绍。田东县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借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习所(站、室)、农家课堂、先锋工程、党员大培训等载体辐射力,整合组织、宣传、教育、农业、林业、水产畜牧、扶贫、科技等技术部门力量,在紧紧围绕“八香”系列农业品牌做大增收文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和多年来成功培育的农民技术人才优势,突出抓好糖、纸、竹、林、无公害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多角度、多层次、多门类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培育复合型技术“农民专家”,为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一户一品、一山一品、一园多品的生态农业提供了技术保证,形成了山上瓜果飘香,山下鱼菜稻满仓的发展格局,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增收奔康的重要抓手。祥周镇农民欧阳效伟把全家6.2亩地如玩“魔方”,用2.2亩种大青枣,又套种一造西瓜,大青枣每天收入至少200多元以上,西瓜纯收入3000多元;2亩种过冬香蕉,收入1万多元,并套种一造甜瓜,收入3000多元。套种青菜收入2000多元;2亩种玉米、水稻等。一年下来,有几万元的收入,他说,这主要得益于经常性参加科技培训的结果。现年42岁的作登瑶族乡农民黄天芳,到县职业学校学习种植技术,掌握了一技之长后,在县城附近承包了一片100多亩的芒果园,进行技术改良,提高了果园产量,年均收入2万多元。
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
田东县树飞立科技贡献率越高,农业科技含量就高,农民增收率就提高越快的发展意识,采取技术引进、引进外地老板承包土地发展高效农业、加大财政投入、良种良法推广等办法,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一是引进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滴灌设备,建立标准化生产滴灌技术生产示范基地,在连片大规模种植的百林、大热门等香蕉基地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每亩增产1000公斤以上,增产30%。二是全面推广甘蔗深耕深种技术,使甘蔗亩产量提高了15.5%。三是实施优果工程,采取低位嫁接、高位嫁接等技术,对水果进行改良。目前,全县芒果、大青枣、木瓜、西瓜等良种良法推广率达80%以上。四是采用旱育抛秧技术和免耕种植玉米技术,特别是一膜两用技术,推进粮食作物向高产发展,实现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相对减少,总产量却大幅度提高的目标。五是推广应用诱虫灯式农业,发展生态养鱼池、种草养牛+沼气+水果(蔬菜)等农业生态链。林逢镇英和村引进满田系列、石头番茄、普罗“红至尊”、捷和威1号、英红大番茄1号、2号等名优番茄品种,示范种植350亩,并采取黄板诱虫、频振式诱虫灯、生物农药防治等新技术进行无害化综合防治病虫害,平均亩产4000多公斤,产值1万多元、利润7000多元。平马镇升太村建成优质香蕉节水灌溉基地500亩,年产优质香蕉1500吨,亩产值4800元以上。作登瑶族乡登高村罗亥屯建成150亩的特色水果生产机械化试验基地,项目区及辐射区人均增收110元。目前,该县实施创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示范项目、广西优质稻标准生产示范基地县项目、桔杆养牛示范项目、果蔬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油茶示范基地等农业项目13个,通过抓科技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用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业效益
农民减负,就是增收。该县整合农技110中心,把搞好土壤检测作为科技兴农、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建立测土配方工作流站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山地果园,免费为群众栽种农作物的土壤进行科学检测,同时建立土壤档案,指导农民科学配方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技术。“从几年的表现来看,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水稻一般增产5%至8%,甘蔗增10%以上。水稻每亩节约成本10元,甘蔗节约70元并可增产1吨多。”县土肥站站长黄继庆说。近年来,该县通过建立示范片、示范田、示范户、示范村的形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让“死”田变成了“活”田,不但克服了以前给土地乱施肥的现象,减少了投入成本,农田亩产量明显增长。林逢镇英和村示范户陆大森今年种植田东香米1.2亩,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亩产473.6公斤,同村的非项目区农户廖忠勇种0.8亩,进行常规施肥,亩产430.6公斤。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亩增43公斤。仅2006年,该县研发配方并印制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8.721万份,建议卡入户100%,项目实施面积40.2072万亩,全县总节本量达109.2万元,增效总额达到4949.12万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