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3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唐广生 周章师 黄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田东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消除贫困、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至今年3月下旬,全县转移就业农民达8.96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0.78%,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全部转移,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1年的1405元增加到去年的2505元,净增1100元。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充分肯定了田东这一做法。

  田东县是国定贫困县,全县39.8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4.42%。为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从1998年开始,该县全面实施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工程,有计划有组织地“扶”农民下山(即扶持受过培训的山区农民下山谋出路),“引”农民进城(即引导农民到本地和外地城镇落户就业,或临时打工),“带”农民入谷(即带领农民到该县所在地的右江河谷地区落户和劳务)。

  为了推进此项工作开展,该县在县、乡两级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组成的工作小组;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专门挂牌成立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就业指导中心、10个乡镇成立了服务所、161个村民委成立了服务室;县里出台了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工作《实施方案》和《暂行办法》,使农民就业、子女入学、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障、住房及户籍管理等方面均享受与其他市民同等服务;投入100多万元建设田东农民就业培训中心和扩建县职校,几年共投入650万元对农民进行培训补贴;利用县(乡)党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习所(站、室)、县职校、农家课堂等平台,整合县里42个部门力量,采取集中与分散、长期与短期、课堂与实地相结合等形式,开展技术大培训;通过建立企业伙伴关系、校企合作关系、外出务工创业者协会、流动党支部、订单转移、传帮带等办法,帮助农民有组织性转移,有选择性就业。

  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工程的扎实推进,促进了农民就业、城镇化建设、农民增收。去年该县被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等专门机构授予“创业之星”称号。目前,全县10个乡(镇)兴建农民街道29条,农民进城镇建房1.36万户,5万多农民变成了“新居民”;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001年末的8.46亿元增加到2006年末的16.2亿元,净增7.74亿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