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青秀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城区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取得了新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城区第一次党代会第一次年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3月2日,区委书记肖志钢在青秀区第一次党代会第二次年会上所作的区委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工作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催人奋进,青秀区正向着又好又快发展和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广西“首善之区”的核心城区迈进。
2006年精彩盘点
[盘点一]国民经济
2006年,青秀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2215万元,同比增长16.50%,完成年度计划100.39%;财政总收入完成181880万元,同比增长18.06%,完成年度预算调整任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88600万元,同比增长28.84%,完成年度计划100.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98280万元,同比增长17.35%,完成年度计划101.17%;实际利用外资额1721万美元,同比增长27.58%,完成年度计划104.30%;实际引进内资额155133万元,同比增长33.89%,完成年度计划106.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79元,同比增长8.47%,农民人均纯收入3573元,同比增长10.65%。
[点评]青秀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高速推进”的发展态势,开始走向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相协调的发展轨道。
[盘点二]城乡发展
青秀区城市管理取得明显成效,市容景观综合整治“1858”工程使得青秀区展现出新的面貌,服务“三会一节”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城乡清洁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城市的发展惠及农村,青秀区建立了一批示范样板,初步形成了超级稻、食用菌、西甜瓜、桑蚕等一批产业化生产基地,完成了一批村级道路、农田水利、生态能源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点评]青秀区加强城乡建设和管理,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盘点三]城区影响力
青秀区打造了一批教育教学精品学校,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就;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实惠。2006年,该城区共获得国家级荣誉18项。
[点评]青秀区以“开放创新年”为契机,转变观念,加快发展,城区影响力显著增强。
2007年发展措施
2007年,青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财政收入增长19.2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措施一:坚持工作主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青秀区把“抢抓机遇,不断创新,促进开放,加快发展”作为工作主线。
青秀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舞台上,青秀区将加强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功能提升。
作为首府门户,青秀区将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强与粤港澳台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合作,加快“香港街”的规划建设步伐,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南贵昆经济带等多区域合作。
开放是个永恒的主题,只有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大局,才能在开放中发展壮大。
措施二: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城区经济协调发展
青秀区将引导都市型工业和传统优势服务业在老城区的继续发展,引导传统优势服务业迈上新台阶,提升老城区经济发展水平。
青秀区将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各项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功能区配套建设也在加快完善。同时,积极发展新型服务业,规划建设新的商业圈,把新区建设成为新的商业中心。
对于新农村建设,青秀区实施城市支持农村战略,将发展的重点从市区向农村拓展,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完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村镇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措施三:推动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今年,青秀区将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推动工业化发展新突破。建设好工业“一心两园一基地”,加快长堽路工业研发中心、二塘工业园区、仙葫东区工业园区和伶俐工业集中区建设。
青秀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重点产业建设,努力形成化工工业、印刷工业、服装制造业等产业集群,努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产品加工基地。
措施四: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和谐青秀
“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稳定、求一方和谐”。青秀区以这样的执政理念和责任意识,着力构建和谐青秀。开发公益性事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青秀区将完善失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扩面工作,全面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加强劳动用工监督和服务,为“和谐创业”提供良好的保障条件。
抓好城区级为民办实事工作,切实解决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青秀区构建治安防控网络,重视群众信访工作,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的疏导化解机制,发挥城区“联动中心”的综治作用,把各类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环境。
措施五: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青秀区将结合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和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的长效机制,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首问负责制让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对基层和群众热情接待,周到服务。限时办结制让行政机关所有向社会办理行政许可或非行政许可审批及其他申报事项,在法定期限或者本机关承诺的期限内办结。营造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搞效能的浓厚氛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