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06日 来源:武鸣县新闻信息中心 作者:张华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武鸣一级公路旁的伊岭工业集中区,遍布漂亮的厂房和繁忙的工地,工业发展迅猛。伊岭工业园区的一个工作人员自豪地告诉记者:武鸣县的工业已获得了新的飞跃,2006年全县共引进项目52个,投资规模达15.08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4个,仅8月份便先后引进投资1.05亿元的广西伊灵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的烟叶复烤生产项目及投资1.3亿元和投资1.1亿元的武鸣县新源陶瓷有限公司、云南亚欧瓷业有限公司的陶瓷生产项目。

  武鸣县工业基础薄弱,在困难面前,县委、县政府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东风,紧抓招商引资这条主线,连接新工业集中区建设、老企业改制、资源型企业发展等3个“火力点”,开创了工业发展新局面,在希望的田野上挺起了工业脊梁。2006年,全县新签项目合同52个,合同引进资金15.08亿元,增长19.68%;实际利用外资1373.48万美元,增长240.81%;实际利用内资7.15亿元,增长29.91%。

  武鸣县重点打造伊岭工业集中区。该区初建于2002年4月,规划总面积50平方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该县按照“体系配套、产业集群、个性发展”原则,抓好集中区的产业规划导向。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工业集中区硬件环境。建区至今,伊岭工业集中区进驻企业从43家发展到97家,有31家竣工投产,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8亿元,增长136%,成为该县工业发展最具活力的主战场。目前,八桂纸业、健丰药业、桃源兽药、德固赛等一批企业已先后建成投产,成为该县的工业“新贵”。

  该县还加大企业改制力度,全面激活国有企业资产。2005年底完成资产拍卖的县淀粉厂、氮肥厂等12家国有企业中,现已有11家完成改制,实现产权转移,获得“新生”。县淀粉厂改制后,新企业武鸣佳华淀粉厂进行技术改造,共投入技改资金600多万元,使企业工业总产值由改制前的924万元提高到2005年的9317万元,焕发了生机。

  优化投资软环境   “县长接待企业日”受欢迎

  “企业遇难题,政府来出力”,武鸣县的“县长接待企业日”制度实行以来,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得到企业老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世界 500强企业之一的南宁德固赛美诗药业有限公司夏赋良总经理说,在首个县长接待企业日上,他向县领导提出公司周边治安环境不好、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工厂废气处理排放与附近学校产生矛盾等问题,并要求给予“帮一把”。他真的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因为身为县长的杨维超态度随和,不仅认真仔细的听取他反映的这些意见,并作了详细的答复,还明确表态政府会进一步优化外部环境,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安心生产经营。目前的情况已经让夏赋良总经理大为欣慰———该公司周边治安状况和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企业排污整治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之中,与厂区附近学校、村民的矛盾也日趋缓和。夏赋良总经理说,“县长接待企业日”,建立了一个企业与政府、部门交流的平台,让企业有了地方倒苦水,企业老板心里高兴。

  深有感触的不只有夏赋良总经理一个人。广西武鸣联佳塑业有限公司的副经理毛昌仁以前心里有个疙瘩:厂区周边社会环境不好,同时他的厂子生产用电得不到保障。来参加“县长接待企业日”后,现在问题得到了解决,他谋求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