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0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梁富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上思县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科技领衔工业“提速快跑”

  “你猜猜看,这盒10枚装的‘黄藤素栓’能卖到多少钱?68元啊。”在该县教育和科技局科技办里,工作人员随手从箱子里拿出一盒该县仁盛制药厂生产的“黄藤素栓”给笔者看。

  去年,该仁盛制药厂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和原有工艺的完善,积极研制国家新药,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其中“黄藤素栓”、“罗汉茶化浊颗粒”是该厂在全国独家生产的国家级新药。该厂承担区科技厅下达“中药材黄藤规范化种植研究与示范”项目还获得了防城港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被区科技厅指定参加了广西科技周的全区“农业科技创新”专题展。目前该厂能生产片剂、颗粒剂、糖浆剂、煎膏剂等7大剂型73个品种,拥有2个全国独家生产的国家级新药和众多广西特有药品。该厂生产的新药、特药畅销全国各地,并开始向东盟国家发展。

  跟仁盛制药厂一样,去年该县万山红药业有限公司也研制出了国家新药“化痔胶囊”,目前该厂还承担了区科技厅下达的“优势中成药独一味分散片技术开发”项目,积极进行中药“独一味分散片”的技术开发和乳癖安消片、七味咳喘宁糖浆等中药的开发及研制, 利用中药独特优势,进一步发挥天然药物在治疗疾病方面的优势,为临床提供新型药物。这些公司也继续投入资金对过滤系统及分密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实施区科技厅下达的“除胶脱氧泥汁改性法生产原料糖新技术”项目,解决了严重制约质量的瓶颈问题,提高了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科技不断创新,拳头产品不断产出,该县的企业通过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加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企业的效益得到了提高,全县工业获得了腾飞的动力。2006年,该县工业产值达到23.55亿元,增长48.3%。

  科技助推农业增产增效

  “从去年6月份以来,我开始搞节水高密度养鳖试验,将养鳖池的水放掉2/3,并让池水循环,今年10月份,这个试验就能得出结果。”1月16日,上思“养鳖大王”赵务联对笔者说。这项科技创新是他自己发明出来的,能解决以往池塘水量太多难以保持清洁的难题,并能在养殖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养殖数量。

  该县许多农村乡土人才积极从自己的头脑里找“科技”,并带动广大群众发家致富。去年,种养能手梁秀党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还有庞朝安、姚俊学等一大批干部、群众荣获自治区、全市“农村科技先进工作者”、“科技种养大王”、“科技种养能手”等光荣称号。通过参加这些评比活动,激发了该县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调动了科技示范户带头致富的积极性。

  该县还大搞科技下乡活动,做好科普宣传、普及、技术应用推广和培训活动,并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推进“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去年,该县引进和推广了美国香水柠檬等一大批农作物新品种,发明和推广了频振式诱虫灯灭除蔗地害虫、免耕马铃薯等一大批新技术。

  科技给上思的农业带来巨变,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06年,农业虽然遭遇了严重的旱灾,但全县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然不断增强,粮油生产稳定,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2.08亿元,增长19.7%。

  科技项目推进社会发展

  “甘蔗应用土地处理法喷淋酒精废液的试验推广”、“十万大山旅游区生态保护科技旅游开发”、“中药材葛根规范化种植研究与示范”、“十万大山中药材人工栽培基地建设”——一个个闪耀着科技光芒的项目在上思县不断开发、推广,成为该县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除了上述的几个科技项目之外,去年该县还承担了区科技厅下达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建设与示范”、“区域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防城港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乡乡通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其中,“区域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防城港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乡乡通建设”项目已投入经费15万元,完成了1个县级“三农”科技服务网节点和8个乡(镇)“三农”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已通过互联网开展“三农”科技信息服务的各项工作,并在去年6月份获得了全区“三农”科技服务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先进单位一等奖。

  最近,上思又向区科技厅和市科技局申报了“上思县中小企业创新科技服务网建设”、“生态农业技术甘蔗喷施酒精废液的试验推广”等9个2007年的科技项目,以项目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科技创新成了上思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上思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该县生产总值完成20.26亿元,增长28.1%。全县财政收入2.14亿元,增长42.35%,是历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