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久名山心茶的大名,特在慕名而来。在山云雾茶厂,碰到时隔十年返乡探亲的小梁,她正和爱人莫先生在挑选精美的“山心鹿峰”山心茶装箱赶车返广东。小梁笑着对笑者说:“十年未返家乡,今个回来,变化可真大,以前品尝亲友捎去的山心茶,外形色泽翠绿、条索紧结、白毫显露、叶底嫩绿、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甘醇念念不忘,这次买了不少,一部分送同事,也留一点自用。”
小梁高兴,老板更高兴:“这就是品牌效应。”以前,山心茶均为散装零售,每公斤售价不足10元;如今打响了品牌,售价虽然高达80-500多元,但销售仍然火爆。
近年来,兴业全面推进农产品商标战略,全县已有10多个大宗农产品获得国家商标局注册。其中,大平山“美凰”、“金大叔”、石南“和丰和”三黄土,山心“山心鹿峰”茶叶、城隍“宏朝”、“发记”酸料等商标,已经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商标是资源、是财富,更去打开市场,占领市场,开拓县场的利器。”回顾兴业人铸造农业商标品牌喜忧参半的历程,兴业县委书记沈强感慨不已。
昔日——有品味无品牌,有高产无高价
兴业县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山心的绿茶、沙塘的香米、大平山的三黄土鸡、城隍的酸料等,因为品质优良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这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个人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经营中,只是重视产品的生产加工,而忽视商标的作用,大多数没有注册商标,使客户无法识别或记不住的产品,结果生产的产品不但销路受阻,而且产品的价格上不去,出现“有品味无品牌,有高产无高价”,现象,而且很难得到法律保护。
“山心绿茶”10多年前已经在当地及周围地区小有名气。但是,一些厂商自恃“茶香不怕巷子深”,对商标品牌不以为然,致使品质上乘的山心绿茶登不上大雅之堂,只能在农贸县场或者街边小店零售,或坐等经纪人上门收购。更让人着急的是,不少外地客商看好山心茶的优秀品质,纷纷前来抢购,并打上他们的品牌包装出售。经外地客商包装的茶叶身价倍增,价格提高10倍甚至50倍。眼巴巴看着自家的“母鸡”帮着别人“下金蛋”,山心人心里真是着急。
白白让别人捡走“金蛋”的事情还有很多。两年前“和丰”商标被浙江精明商家抢注了去,自家的“金漆”招牌只能挂在他人门头,教训之惨痛不言而喻。据兴业和丰禽业有限公司的销售部经理李以波介绍,“和丰”是从公司老总梁有国的父亲创于上世纪70年代,从一个家庭作坊式的散养方式发展到如今的集团化规模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是兴业一个老字号招牌,到2004年达到了出栏肉鸡200万羽、鸡苗700万羽,养户达300户。可是在2004年公司意识保护自己的老字号品牌,到工商局注册“和丰”商标时,才发现,“和丰”已被别人抢注,公司当即注册“和丰和”商标,即在“和丰”二字后面加一个“和”字。
如今——注册一件商标,带动一个产业
农产品有品无牌,企业有苦难言。兴业决定通过引导和扶持农民和企业注册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推动农业生产向产业化、集约化转变。
根据“注册一件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要求,兴业工商部门适时开展了“进千企、访万户,促商标发展”活动。深入企业、县场、乡村,掌握农产品类型、分布、品质特征等第一手材料,选定重点引导、扶持对象,从商标取名、图案构思、申请注册到实际使用,全方位给予指导和帮助。
山心绿茶系列生产厂商和养殖龙头企业被列为首批重点扶持企业。在工商等部门的引导下,这些厂商先后注册了“山心鹿峰”茶、“美凰”、“和丰和”、“金大叔”等20多个商标。为了提高“山心鹿峰”茶品牌知名度和县场竞争力,有关部门又引导山云雾茶厂将原来的15个品牌、15个品种整合为“山心鹿峰”品牌的30多个品种,解决了长期以来一茶多名、异茶同名的问题。整合之后,“山心鹿峰”产品突破销售瓶颈,县场迅速扩张。兴业县工商局局长陈春高兴地告诉记者,最近两年来,每到产茶时节,均有几百名客商驻扎兴业等候发货。当地厂商生产的茶叶价格也一路飚升,极品“山心鹿峰”茶每公斤售价高达800多元。目前,许多客商已电话订购今年的清明茶。
兴业和丰禽业有限公司自注册“和丰和”商标后,诚信度和知名度大增。客商对“和丰和”品牌肉鸡很放心,根本不用人来进货、看货,都是直接把钱打入公司账户,由公司发货。2004年6月份起,广州李亚光老板每月订销公司肉鸡100多万元,湖北宁义维、刘凌丽等老板每月订销公司肉鸡达300多万元。目前该公司出栏肉鸡1000多万羽,鸡苗达到2500万羽,养殖户达到2000户,带动祖辐谢5000多农户养鸡致富。去年11月投资5000多万元开工建设占地50多亩,集办公、饲料生产、肉鸡深加工于一体的基地。
“一业兴百业旺”。茶业、养殖业在商标战略中的成功,有力地带动了其他农产品的发展。兴业县通过实施商标战略,使兴业农产品很快走出“孤芳自赏”式的封闭经营格局,漂洋过海占领国外县场。兴业县在拥有“美凰”、“金大叔”、“和丰和”、“山心鹿峰”、“宏朝”、“发记”等商标注册商标后,名声大振,其注册产品受到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东盟国家青睐。去年全县共出栏家禽6260万羽,增长17.3%;出栏肉猪60.5万头,增长5.7%;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8.43亿元,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00元,增长22.2% ;农民人均纯收入2808元,增长14.9%。
目标——每种大宗农产品注册一个商标
虽然只是“小试牛刀”,农产品商标战略却使兴业人真实地尝到甜头。目前,全县100多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依托各地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农业品牌经营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达到60%。
目前,兴业县正在组织人员积极挖掘和利用特色、优质农产品地理资源,加强产地环境检测和生产技术规程及产品标准的制定,加大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注册工作力度。对于一些在区内外已有影响但没有注册商标的农产品,该县明确要求工商局、农业局等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要引导相关企业、个体户、农户注册商标,至少每种大宗农产品要注册一个商标。
(作者: 兴业县委宣传部何池 尧鹏程)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