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2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韦继川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石山占全县总面积六、七成甚至更多,农民能否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近年来,平果市有将近两万石山区农民从石头缝里“淘”到了“金”,2006年种植剑麻人均增收500元以上。目前,平果市剑麻生产在全县范围初步形成以基地为核心,所有贫困石山村大面积种植的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

  平果市有1604平方公里的岩溶地区,占全县总面积的64%,人均耕地面积0.69亩。石山地区能种什么?这是长期困扰农民的一个问题。人多地少,为了生存,多年来这里的人们不惜烧山开垦种粮,但水土流失、石漠化的问题日趋严重。也有的农民利用山窝和石缝种植金钱花、竹子或者是砍头树等,种种尝试,效益都不好,而剑麻适合本地生长,耐旱、无病虫害,易管理,种收都不受季节影响,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销路也不错,不失为石山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2003年开始,该县把旧城镇作为全县剑麻种植示范基地,倾斜进行扶持,先后投资250万元,在全县兴办旧城、坡造、海城、四塘4个剑麻苗繁育基地,给种植农户提供种苗。截至2006年底止,全县剑麻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覆盖全县96个贫困村,其中50%已经可以采割创收,旧城镇同利村、康马村连片种植的剑麻1万亩,已有0.7万亩可加工麻丝,仅剑麻一项年户均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

  春节前,记者来到旧城镇曾是自治区有名贫困村的康马村,这个村90%是石山。尽管是隆冬时节,但康马村房前屋后,山窝、石山上最抢眼的是翠绿的剑麻。不少农民在采割剑麻,机器声响之处是农民在打麻丝。旧城镇陈副镇长指着那一栋栋小楼告诉记者,这里745户人家,几乎都种植了剑麻,少的有十几亩,多的六七十亩,这个往年穷得响当当的农村就是靠种植、加工和贩运剑麻发了财建起楼房。“种剑麻能赚到钱。”正在山上割剑麻的菠萝屯村民黄金达说到剑麻时直言不讳,2001年他在石山山窝和石缝间种有20亩剑麻,这几年看到种植剑麻有利可图,利用扶贫贷款增加到40亩,现在每年有5万元的纯收入,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