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1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陈立雄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桂平市委、市政府注重把新增财政支出向农村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现实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摆上整体发展的平台,有效缓解了行路难、读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

  为解决农村“行路难”的问题,近年来,桂平市先后开展了“农村公路大会战”和“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共投入2亿多元对乡镇村道路进行修建改造,完成了74条共668公里的农村道路建设,解决了146个行政村开通等级公路的问题,使该市开通等级公路的行政村提高到75%。

  为解决农村“读书难”的问题,2006年,该市在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免交学杂费,直接减轻群众负担5490万元;对贫困生发放补助金20万元,使900多名学生受益;组织财政和社会力量投入近60万元,资助1050名贫困大学生上大学;投入1790多万元,实施危房改造、水毁重建工程项目65个。

  针对农村“看病难”,该市对卫生的投入连年增加,仅2006年就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26个乡镇卫生院业务楼,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训。同时,还于今年1月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将投入700多万元,在今年3月25日前完成普及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确保农民参合率达70%。

  该市还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作,在全市建立了5个青年农民技能培训基地,切实加强对农民的经济管理、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等技能培训,近两年来,每年培训农民2万多人,转移农民就业1.4万多人。目前,该市外出务工农民达30多万人,年劳务收入达10多亿元,有效地推动了农民“就业难”问题的解决。

  此外,桂平市近几年共投入1亿多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05年以来就投入5000多万元完成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堤加固工程及农村人饮工程。其中实施二期农村人饮工程,投资1200多万元完成人畜饮水工程项目13个,解决4.2万村民的生活用水;投入1200多万元建设沼气4480座;投入1000多万元推进22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已建成6个新农村。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