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0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覃世默 韦旭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将柳江打造成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柳江县在2007年全区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所作的发言落地有声。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柳江县以新兴工业园区为基地,倾全县之力,创新模式,完善服务,依托柳州市汽车产业大力发展汽配产业。2006年,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0.42亿元,实现利税7910万元。自治区主席陆兵在2007年全区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对该县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工业用地存量不足是制约柳江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该县转变思路,大胆决策,与自治区农垦集团共同规划开发建设新兴工业园,破解了一度困扰地方政府的“征地难”问题,创建了地方政府与国有农场合作共赢的园区开发新模式。

  打造好船,就要乘风破浪。发展园区经济,发挥比较优势是关键。柳江县围绕“服务柳州,借力发展”的思路,把新兴工业园放到大柳州经济圈和区域产业分工中加以定位,主动接轨“长三角”,积极融入“珠三角”,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加工和机械制造等配套产业,使园区发展与柳州汽车工业形成有机联系。园区引进的99家企业中,有73家是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企业,产业特色和集聚效应凸现。

  引进来还要留得住。柳江县不断优化“亲商、安商、富商、聚商”的软环境,指定一名副县长专门抓园区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制定实施《优化经济环境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强化制度约束,并实行重大项目县领导挂钩联系制度,组建专业队伍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引进、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出台优惠政策,在资金、土地使用、科技创新方面给予扶持,积极推进银企合作,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付出总有回报。2006年9月,投资10亿元,年产20万台、产值40亿元的柳柴动力柴油机项目落户新兴工业园,并同时带动7家配套企业入园。展望未来,柳江县力争到“十一五”期末,新兴工业园企业发展到200家以上,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为柳州市在全区率先实现工业化,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应有的贡献。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