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劳学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昭平县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三化两业”的部署,继续把造林绿化当作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多元化投资,基地化造林,集约化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和林农的积极性,促进林业生产和建设的跨越式发展。2001至2006年,共完成造林28.6万亩,其中2006年新造林6.75万亩,比上年增加2.38万亩,全县有林面积318.99万亩,蓄积量达1003万立方米。目前,昭平县抓紧造林备耕工作,已炼山整地2.6万亩。

  昭平县的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一些有胆识的富裕农民和私营企业主,主动把投资的重点转移到开发“四荒地”和迹地更新上来,搞基地、办林场、建山庄,兴办绿色企业,使非公有制林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现在,昭平县的造林营林大户与80年代的家庭林场相比较,不论是在经营主体、经营方向和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家庭林场经营者大多数是贫困户,而现在大多数是富裕户;过去家庭林场多数是单一经营,或造林或育苗,而现在的营林大户一开始就搞综合开发,边积累边发展;过去的家庭林场靠的是自己一家人的“单干”和亲朋友的“帮工”来造林,而现在的营林大户则是聘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划设计,技术指导,雇用民工连片开发,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造林营林,有专业队伍管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靠造林营林和开发林地资源致富已经成为昭平县城乡人们关心和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县委、县政府与时俱进,根据党的有关政策,制定了《关于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决定》、《关于引进资金发展林业及林产工业的规定》和《关于加快林产工业发展的意见》等15个文件,推出引资发展林业的优惠政策,“谁造林谁受益,谁管护谁得利”;投资者在昭平以合作、租赁、入股等方式进行联营、独资、合作造林的林地使用权一定30年不变,使投资者吃了“定心丸”,县林业部门在种苗、技术、劳力等方面给予优惠,使山地资源合理流转和配置。县里鼓励和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和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盘活山地资源,优化生产要素,以多种形式参加造林营林。五将镇私营企业主、侨属张业森早些年租赁了近万亩的白界崖和三叉顶林场,雇请18个民工做场员,新种2600多亩毛竹和玉桂,去年他又聘请一名大学生做他的科技助理,专门负责技术方的工作。这个科技助理在林场推广ABT生根粉,高效保水剂浸根造林和毛竹林的低产改造新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去年,在昭平县投资营造速丰林的公司14家,单位和私营业主21个,已租赁林地63.5万亩,大大加快了常规造林和速丰林发展的步伐。

  县、乡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也积极参股,投资营林造林,全县已有290多名干部乐于做“双休日”林农,在自己投资林场或苗圃里劳动,嫁接、育苗、授粉,干得有滋有味。据统计,全县民营林业户已有3600个,多的经营面积有2000亩以上的,一般的是50亩至300亩之间。这些非公有制造林营林大户的兴起,给昭平林业注入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