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06日 来源:武鸣县新闻信息中心 作者:不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武鸣县自2003年8月被列为国家第八批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后,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环境优美的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和具有壮族人文特色的首府南宁副中心城市为目标,努力构建生态武鸣,并希望走出一条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该县通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在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破坏地区实施强制性保护与抢救性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0万沼气池遏制石漠化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降低生态公益林资源的消耗,是该县保护森林资源、遏制生态脆弱区石漠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该县将沼气池建设作为农村生态农业和能源建设的突破口,积极发展沼气池,推广液化石油气,加大三窑四坊、淀粉行业等耗柴大户的改燃力度,推广以煤、电代柴。到2003年底,全县投入使用的沼气池有100041座,农村沼气池入户率80%,建池数量全区排名第一,入户率在全区排名第二。目前,全县所有的淀粉行业已由烧柴改为烧煤;80%以上的粉店、饮食店、豆腐坊、酒坊已改燃液化石油气、煤(柴)油和煤。

   仙湖镇于2003年12月至2005年10月实施农村沼气池国债项目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建设,5个行政村52个自然屯876户农户共完成了沼气池建设876座,使用率达100%;项目户改水率100%,改厨735个,完成改厨率为84%,改厕完成709座,改厕率为81%。目前,项目已投入资金197.1万元,促进各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日益凸现。

  通过改燃和农村能源建设,全县成功减少了工业、生活用能源对木材的消耗,有效地遏制住了山地石漠化。

  废矿山变成花果山

  在矿产资源开发区强制进行矿山土地复垦,是该县生态破坏地区恢复重建的得力措施。

  近年来,该县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关闭了大明山钨矿、两江铜矿非法开采的矿窿,取缔无证非法采石场117个,并责成业主植树绿化,恢复生态环境。通过努力,生态脆弱和破坏地区的恢复重建有了新突破,退化土地治理率为85.1%,受保护地区面积为20.28%,矿山土地复垦率为44%。

  该县板苏锰矿始建于1950年,总体规划面积1200亩。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矿区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植土下沉和土壤大量流失,总破坏面积达1121亩。为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破坏问题,该县实施双桥镇板苏锰矿废弃地生态复垦项目工程,采取“边开采边恢复”的模式,对板苏锰矿的1121亩废弃矿山土地实施分阶段整治,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降低活性锰的浓度,栽培经过科学筛选的台湾大青枣、龙眼、芒果、柠檬桉等经济林木,使生态得到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如今,除开采点外,矿区已没有裸露的废弃地,植被覆盖率达60%以上,花果飘香,绿浪翻滚。矿区周围的苏宫村和朱董村从中不断受益,除取得土地占用补偿金、劳务输出收益外,还从复垦土地种植中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楼,添置了摩托车、手机等。这一项目也因此被列为自治区矿区生态恢复示范工程。

  一封一退育青山

  过度垦荒和砍伐,是造成生态脆弱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现状,该县加大封山育林力度,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机遇,积极抓好西部石山岩溶地貌和北部、东部、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封山育林,不断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使生态公益林面积不断扩大,林分结构得到优化。全县先后建立了宁武三十六弄、玉泉清凤枧木、仙湖水库、两江大明山水源林、大明山格木等15个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其中两江大明山水源林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武三十六弄(玉泉清凤枧木)保护区已列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成立了广西三十六弄—陇均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同时,该县以改造单纯马尾松低产林为突破口,以发展速生桉等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笋材两用竹林和八角、龙眼等名特优新经济果木林为龙头,合理调整林种结构,每年人工造林面积均在1000公顷以上。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是一项集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于一体的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三赢”之路。从2002年起,该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采取工程建设政府责任制、项目目标责任制和风险抵押制,大力宣传国家政策并及时兑现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江河源头、湖库周围以及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集中区退耕还林造林。至2005年,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造林14.5万亩,共兑现种苗补助费625万元,粮食补助1314.26万公斤,生活补助金175.23万元,涉及农户2870户。

  退耕还林使该县生态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目前,该县珠江防护林共完成投入400多万元,新增造林面积2.56万亩,退耕还林完成造林面积11.3万亩,完成封山育林22.5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43.8%。如今,该县生态建设步入良性循环,一座座青山满目翠绿,一条条小溪水潺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