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08日 来源:罗城县委办公室 作者:梅昌护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非公企业已接纳农民工3000多人,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06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上缴税2523万元,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成为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积极营造非公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服务体系,实行首问责任制、政务公开制、限时办结制,认真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依法加强对投资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在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的权益保护,努力为客商、投资者解除后顾之忧。并对每年发展非公经济作出突出成绩的各乡镇、部门、优秀企业家予以表彰奖励。目前,全县11个乡镇都建立了商会,工商联会员总数已达1217个。截止2006年12月底,全县私营企业有149户,个体工商户10548户,从业人数12818人,注册资金19675万元。

  同时,该县还广泛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双思”教育活动,积极组织非公有制经济能人,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全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扶贫济困、助农养蚕、防洪救灾等社会事业和光彩事业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约4万元,安排就业2153人,为全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