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29日 来源:贵港日报 作者:张日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寒风凛冽,农民却在桑园里用小锯弯刀按技术需要小心地割下奉献了一年桑叶的桑树,将一捆捆桑杆装上待在机耕路旁的牛车。农民一边干活,一边高声笑谈过去一年的收成。这是记者日前在港北区根竹乡江口村石鼓岭屯看到的冬日景象。

     蚕桑业历来是江口村的重点产业。去年,该村继续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群众以良种良法建立了1200亩蚕桑生产示范基地。往年,每斤蚕茧的价格都在10至13元之间波动,去年却升到16元左右。价格的走向为广大蚕农带来了惊喜。下榕木屯的蒙七叔家种桑7亩,养蚕分批出售后喜收4.3万元。他对记者说:“早两年,我盖了一层楼房,去年用养蚕的收入加高了两层。这几天,我寻思着出贵港街看一下那些很薄的电视机,换个大的、薄的回来,可能好看一点。”

     临走时,记者在石鼓屯的村道碰到一位在广东打工回来已十多天的阿建。他急急地去找正在村头地里割桑枝的叔叔。这位才20多岁的年轻人在广东打工已两年多,这次回来后看到石鼓岭屯已从过去的普通村屯发展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有意留在家乡安心发展生产,此时去地里找小叔子完全是养蚕心切,要讨教有经验的叔伯。当他向叔叔问起具体的技术时,叔叔娓娓道来:“腾好地方,种好桑树。从蚕种场购回蚕种后铺在窝内,再用黑布盖好,门窗不透气……到收蚁当天早上5时用电灯感光,把遮黑物全部打开,感光均匀,孵化率一般可达90%以上。”不一会,旁边地里几位忙里偷闲的村民围过来,建议阿建到下榕木屯拜有经验的党员示范户蒙子新一家为师傅。

     当阿建拨通蒙子新的电话并当即前往时,他身后的叔叔伯伯、阿姑阿婶们又都回到自家的桑地忙起活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