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一:桔情蜜意] 11月10日至12日,柳城县两年一届的生态蜜桔文化节让区内外游客领略到甜蜜之乡再添“桔祥”风情的奔放,仅两天时间,产销、旅游直接收入超过4000万元。
[节点二:农业工业化]“蔗糖龙头企业模式”、“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正在复制到柳城县缫丝、制药的产业发展中,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户进市场的良性循环。该县财政正在从主要依靠制糖的单一状态进入多元发展的佳境。制糖、缫丝、制药,三“柱”擎天,撑开“十一五”柳城县域经济新局面。
[节点三:2.5亿]“总量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提高、进度均衡”是2006年柳城县财政收入的四大特点。截至12月10日,柳城县实现财政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1%,提前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8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3213元,增长10.6%。
柳城县素有“蔗糖之乡”的美誉,蔗糖收入一度占到财政收入的七成以上,如何避免出现“一根甘蔗吃到头”的窘境,柳城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种植生态蜜桔,使之成为该县的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产业。而两年一度的生态蜜桔文化节,秉承“以桔传情、以桔会友、以桔招商”的宗旨,用甜甜的小蜜桔搭成连接客商的大桥,在今年的蜜桔节中,有9家企业与该县签约,主要涉及工业及高新技术、商贸流通旅游、基础设施及房开、社会事业四大行业,签约总投资额达6.16亿元,全面拉动柳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该县积极实施“工业立县、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该县“一江(融江)两路(宜柳高速公路和209国道)”和地处桂中工业走廊的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工业企业发展布局,构建“东泉——沙埔——大埔”、“大埔——马山——六塘”和“东泉——社冲环城北高速公路”三个工业带,形成河西、六塘、沙埔、马山四大工业区,实施“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战略,内引外联,主动接受柳州市工业辐射,大力发展成为柳州市工商业配套加工产业、制药、农产品深加工、矿产开发、食品与生物制品工程等五大特色产业,努力打造“桂中工业走廊”。目前,该县规模以上企业20多家,工业总产值达万元。同时柳城县把“工业立县”发展的步子,定位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基础,利用工业反哺农业,让广袤的田野成为制糖业、缫丝业、蜜桔、制药业、茶叶深加工的“第一生产车间”,让几十万农民升级为农业产业化工人,从而使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农民增收。
蔗海翻碧浪,桑田吐白丝。伴随着成品糖的价格持续上涨,制糖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全年生产成品糖16.81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7.3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1.1%,实现利税36590万元。丝绸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县三家缫丝企业24组机器投入正常生产,累计生产白厂丝604吨,同比增长126.7%,完成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145.8%,实现销售收入11744万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利税1400多万元,同比增长101.5%。六塘工业园区中形成的化工产业集群完成五钠、磷肥、磷酸等主导产品的技术改造,带动日用洗涤产品项目的发展,使柳城县逐步形成广西最大的磷酸盐系列化工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和销售情况一路高歌挺进,1-11月,实现工业完成总产值22483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832万元,增长94.3%,实现利税665万元,实现利润163万元,增长43%。预计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7.62亿元,增长33.7%;完成工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2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5亿元,增长27.7%。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财政收入上升的有力支撑,从而使该县提前完成了全年财政收入目标。2006年,该县被列为“全区发展县域工业试点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