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8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廖绍芷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荔浦芋产业开发与示范”工程受到国家资助

  今年9月,荔浦县被国家科技部列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科技部下拨专项资金帮助荔浦实施“荔浦芋产业开发与示范”科技专项工程。荔浦县将围绕“荔浦芋产业开发与示范”科技专项工程,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近年来,荔浦县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以“创新、创业、发展”为切入点,坚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全面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和“可持续发展”虎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按照对外开放、对内辐射的定位原则,启动实施“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工程”,培育壮大了民营科技型企业,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科技经济发展需要,荔浦县实施了一把手抓三项重大科技项目,即: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荔浦芋组培快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培育工程;衣架新材料研制及浸塑产品开发;中药材GAP规范生产技物配送示范。2006年,为了进一步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增加县乡财政收入,促进民“富”县“强”,荔浦县成立了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紧密围绕本县有突出优势的荔浦芋特色产业,实施“荔浦芋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开发”、“荔浦芋标准化种植技术开发及示范”、“荔浦芋系列食品加工技术开发”、“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四项任务。

  在具体实践中,荔浦建立起荔浦芋、马蹄品种提纯复壮基地,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支持下进行组培苗繁育,对增产增收、提高品质和防病虫害效果明显,为荔浦成为全国荔浦芋和马蹄生产大县奠定了良好基础;建立了以优良品种阿尔及利亚夏橙为核心品种的夏橙基地、建设育苗地100计亩,关进行夏橙低产劣质果园改造,低改高果园1000亩,为荔浦成为全国夏橙生产基地县作出了贡献;建立稻田袋栽午菇、蘑菇稻田覆土栽培技术推广基地,使推广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还组织技术人员开发了巴西蘑菇等高温型食用菌,填补了南方夏季鲜菇市场的空白,使荔枝浦成为广西食用菌生产大县;建立起瘦肉型种猪生产基地,致力于推广瘦肉型猪,生猪优种率达95¥以上,为提高荔浦生猪吕质打下了良好基础。在荔浦打造农业品牌的辉煌成果中,处处闪耀着科技进步的灿烂光芒。

  在为期两年的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中,荔浦县将围绕实施“荔浦芋产业开发与示范”项目,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改善科技政策及环境、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增强科技服务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巩固、壮大、提升荔浦芋特色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增加县乡财政收入,推动县哉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建立富民强县的长效机制,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项目完成后,将选育出1个以上荔浦芋组培苗新品种,年生产荔浦芋组培苗1000万株,建立荔浦芋组培苗生产基地500亩,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2000亩,次年辐射带动7万名农民种植2万亩以上;企业生产同3个荔浦芋系列新产品;项目新增产值8650万元,新增税收508万元,预计到2010年带动全县荔浦芋产业新增税收1500万元,使荔浦芋产业上缴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3%以上;项目覆盖区7万农民年人幸免增收250元,带动全县农民年人幸免增收62元。到2007年底,全县GDP达45.14亿元,年均增长11%,其中荔浦芋产业新增0.865亿元,占新增部分的10%;财政收入达2.7亿元,年幸免增长12%,其中荔浦芋产业新增508万元,占新增部分的9%;城镇民在年人将可支配收入达10375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4124元,年均增长11%,其中荔浦芋产业新增62元,占新增部分的17%。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