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6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景奉才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每逢赶圩,天还没亮,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的瑶鸡批发市场已是吆喝声一片,来自区内柳州、南宁及贵州省的荔波、平塘等县(市)的上千人进入圩场买卖,交易瑶鸡上万羽。来自柳州的买主覃文斌说:“有了市场我们就不用一家一户地跑了,在里湖市场,我每次来都买下瑶鸡千羽以上……”这是南丹县着力构筑农村市场平台,促进农产品流通带来的新气象。

  近年来,该县根据各乡镇农业特色,建立水果、蔬菜、瑶鸡等12个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关、吾隘、大厂等乡镇紧紧依托广东、南宁大市场,大力发展以西红柿为主的无公害蔬菜产业,高峰期每天农产品上市达200吨以上;罗富、六寨等乡镇依托传统产业建集贸市场,带动农民发展经济果林、辣椒等产业;里湖、八圩两个瑶族乡则依托传统民族养殖业,建起瑶鸡批发市场。目前,该县11个乡镇都建有自己特色的小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广大农村成了外来客商的农产品批发超市。

  随着农业商品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催生出了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等能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新群体。为使这些群体发挥更大功效,该县将农产品展销展示会、新闻发布会、品尝会等多种促销活动开展到田边地头 目前全县共有70多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1000多名农民经纪人当上农产品销售“红娘”,年初以来,就为当地农民签订了2万多亩的反季节西红柿、长角辣椒等订单,让山窝里的农产品踏上了销售的阳光大道。

  此外,该县还利用科技信息手段经营现代农业,县委、政府在原有农经网、党政信息网的基础上增设农贸网、农业网等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生产信息、价格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象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同时,把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延伸进村到户,开发出适应农民和农村市场需要的各类信息体系,仅瞄准武汉蔬菜市场一项,今年就成功引导群众种植马铃薯等蔬菜13.5万亩,全县农民人均来自蔬菜产业的收入达368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