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李根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水稻机械化生产既省时省工又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是现代农业生产的根本出路。每台高速水稻插秧机,一天可连片插秧15-20亩,亩节约开支20-30元、双造亩均增产粮食100-150公斤。”听了翻译的介绍,东盟农业专家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声说道:“OK!OK!”这是12月19日东盟九国农业官员和专家在武鸣县双桥镇伊岭村观摩高速水稻插秧机插秧现场演示的一个剪影。

  武鸣是我区农业机械化生产试点县之一。这里,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高,特别是近年来率先推行水稻生产机械化,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当天,出席在南宁举行的“中国-亚洲区域水稻机械化技术应用论坛”的东盟各国农业官员及农业专家一行20多人,在我国农业部领导和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来到武鸣县观摩水稻机械化生产现场演示。在该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内,来自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9个东盟国家的农业专家现场观看了水稻秧苗培育的过程演示,并对双膜育秧技术和盘式育秧技术一一详细询问了解。之后,还到双桥镇伊岭村现场参观了高速水稻插秧机插秧技术演示,许多农业专家还亲自驾驶高速水稻插秧机下田插秧,人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现场观摩,东盟各国农业官员和专家表示:回国后将紧紧抓住水稻育秧和机械化插秧的关键环节及重点难点,借鉴中国的经验,确定适合本国低成本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技术模式,完善技术规程,实现现代农业技术本地化和标准化,进一步加快区域水稻机械化技术应用普及。

  据悉,武鸣县推行农业机械化试点以来,每年接待一批又一批县内外的考察参观者,但是像这次迎来高规格的东盟九国农业官员和专家现场观摩还是第一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