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出祖坟办工业
立足华南、联合西南、开拓东南,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以加强桂粤合作为重点,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主动接受粤港澳产业、资金、技术转移和经济辐射。
——摘自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报告
天等县天等镇稻香村50多岁的村民老黄,近来做了一件在许多人看来“大逆不道”的事情:他开挖了祖父、祖母的墓地,并将二位先人的棺椁起出,另选一处地方,重新进行了安葬。
在天等县城天等镇,还有约300户人家,像老黄家一样,惊扰地下的祖宗。
“为天等的发展作贡献,相信祖宗不会怪罪。”开朗的老黄告诉记者,他们让出祖坟,是因为天等县近几年大力推进工业化,要利用离县城中心4公里的县苗圃一带66公顷土地,兴办一个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特点的工业集中区。
出去一个包 回来一个厂
农世花是天等镇人,今年44岁。与土地打了二三十年交道的她,如今在县城开办了一家生产针织衫半成品(织片)的工厂。她与丈夫梁成的分工是:自己“坐镇”天等,负责组织几十名工人生产,并将产品发往广东;梁成则常驻广东,联系合作厂家,并随机处理一切“对外”事宜。
农民何以办起了工厂?原来,早在1997年,农世花便和丈夫外出广东打工。经过摸爬滚打,他们不仅掌握了一些管理知识和针织技术,还积累了不少资金。2004年,他们看到,由于土地、劳动力成本升高,珠三角不少针织企业虽然能拿到足够多的订单,但难以维持正常开工,便在家乡投入几十万元办厂,当起一些企业的“下线”来。
农世花夫妇只是天等县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办厂的一个缩影。据天等县劳动人事局一名负责人介绍,类似的企业,该县迄今已有96家。它们主要分布在县城,乡镇、村里也不难见到。这些企业的规模,大都为员工几十至几百人。统计显示,全部企业的总投资,达到了3600万元。
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办厂,各方受益。其一,企业受益。宁干乡青年许伟康,租用原县被服厂二楼的厂房办厂,生产各式钱包,出口俄罗斯。他说,光租金便节约不少。现在,他每月只需支付3万元场地租金,而在广东,同样面积的工场,月租金在12万元以上。其二,农民受益。38岁的梁成梅告诉记者,她家有老人、小孩、土地需照顾,这些年她一直没法外出打工。现在,本地企业多起来,她就近进了厂,每月为家庭增收四五百元。其三,困难国企的资产得到了盘活。多年来,不少破产国企的厂房常年闲置,如今身价倍增,求租者“踏破门槛,员工的福利得到了改善。此外,政府也增加了财政收入。
坟地展现生机和活力
天等县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这一新事物非常支持。该县劳动力多,仅外出务工者就达10万人。所以,由有为的外出务工人员唱主角,发展来料加工业,是明智的选择。
但是,回乡创业者碰到了厂房缺乏等困难。一名新近回乡办厂的中年人告诉记者,他急欲改变其企业工场、员工宿舍同处一幢楼的现状,以便早日拿到相关证照。但是,他跑遍全县,未能租到合格的场地。自己建厂房嘛,资金又不够。他说,回乡创业者碰到这样情况的,不在少数。
如何为回乡创业者营造良好环境,让其放手一搏?天等县的领导们形成了共识:克服困难,在县城近郊创办工业集中区,建设租金低廉的标准厂房。在石山区寻找工业用地可不是易事,经反复讨论,该县决定将工业集中区定在县苗圃一带,因为该地块属于政府,无需征地,利于工业区长远发展。
“不等天”的天等人不缺奋斗精神。该国定贫困县想方设法,筹集了用于道路建设的数百万元资金。管委会一成立,六七名工作人员便骑着摩托车,来到这片荒山野岭,租用县农资公司的一处废旧仓库办公,随后开展迁坟这一最基本的工作。他们深入杂草过头的墓地,进行登记、绘图,并大量走访、动员相关人员。管委会副主任蒙道忠总结道,“坟地的成功搬迁,是我们工业集中区的建设顺利展开的一个重要因素。”
眼下,该工业集中区机声隆隆,运土车往来穿梭,建设场面好不热闹。蒙副主任边引领记者参观,边介绍说,目前已建成了2.7公里入集中区的二级路、1.7公里区内道路,相关道路的排污管道正在加紧施工。他说,下一步将启动厂房建设。全部工程完成后,该工业集中区可容纳1.5万名劳动力。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