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记者在宜州市刘三姐乡孟山屯采访时,得知全屯31户人家户户拥有摩托车或小型拖拉机、彩电、影碟机、电话、燃气炉、手机。“这全靠种桑养蚕得来的,今年全屯仅养蚕人均纯收入就有1.2万元。”村民小组长张辉兴奋地告诉记者。
“家种3亩桑,年收万元奔小康。”河池市把种桑养蚕生产作为农民增收和全市支柱产业来培育、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鼓励、扶持养蚕业生产。全市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扩建了蚕房、冷库、修建了消毒池,购置了消毒专用设备。结合西南出海大通道高效农业示范带建设,实施“万亩桑园”高效示范项目建设,推动了桑蚕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万亩桑园”已建成1.2万多公顷,项目覆盖范围内农户平均每亩桑园收入达3900元,与粮食作物的效益相比,高出两倍以上。
河池市积极采取招商引资、引智、引技等措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先后引资3亿多元,使全市蚕茧缫丝生产迅猛发展,缫丝企业增加到现在的14家之多,年生产缫丝2000吨,占全市蚕茧产量的40%以上。宜州市引进江苏省海安恒源丝绸集团投资5000万元,成立恒源丝绸有限公司,生产真丝绸面料,成为广西目前首家丝绸面料生产企业,调动了广大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河池市种桑养蚕已遍及11个县市区119个乡镇14万多农户,4年来每年以5000公顷以上的速度增长。今年全市桑园总面积达3.3万公顷,新增桑园1万多公顷,饲养桑蚕158.81万张,鲜茧产量达121.6万担,分别比上年增加42万张和37万担。
河池市还提出“向科技要蚕,向良种要桑”的口号,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去年以来,全市先后举办各类桑蚕技术培训班2400期,培训蚕农5.5万人次;推广桑树优良品种面积达95%以上;推广小蚕共育、大蚕简易大棚饲养、省力化蚕台养蚕、新桑园快速成林丰产及中低产桑园改造等标准化新技术,桑、蚕优质高产良种的覆盖率达99%以上,方格簇养蚕技术推广率达100%。如今,河池桑蚕生产的规模、质量、效益和方格簇养蚕新技术推广率4大指标均居全区第一。
桑绿蚕肥蚕农乐。今年,该市鲜茧的产量已达121.6万担、产值15.8亿元,分别比去年增加47万担、6.8亿元,养蚕户均收入1.08万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