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4日 来源:武鸣县新闻信息中心 作者:潘仲群 潘军政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武鸣县仙湖镇渌雅村因地制宜,立足本地,长远规划,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农户大力发展林业,鼓励农民开荒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发展特色林产业,精心打造“绿色银行”,取得良好效果。

  渌雅村地属仙湖水库库区丘陵地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宜林木种植。在该镇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渌雅村民在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扶持的基础上,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实行投资立体多元化,鼓励个人、团体、企业等社会主体投资,积极参与林业开发。目前,全村已种植的速生桉100亩以上的林业投资单位及个人高达150人,其中广州绿舰公司种植面积突破1000亩。

  近年来,该镇以“林业兴镇”为目标,“靠山吃山”,围绕环境作文章,着眼生态促发展,大力培植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以渌雅村为中心,在连才、六冬、中桥、邓吉等村辐射种植速生桉,强化造林工作措施,狠抓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他们的主要措施:一是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科学种植、讲求实效”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规划设计,确定种植任务,及时将任务下达到各村屯。二是加强技术服务工作,采取专家讲授、能人传授、现场观摩等方式,组织行之有效的造林技术培训,提高造林质量,避免“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三是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引进广东绿舰公司等企业和能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办法,走以绿招商、以绿融资的林业发展新路子。四是加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广种经济果木林,大力发展竹子、水果种植,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五是实行项目管理,确保各项林业生产建设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在全镇形成大规模速生桉经济林后,该镇还注重“绿色经济通道”的开发,积极鼓励经济能人投资创办木片加工企业,对已进入砍伐期的速生桉就地加工,木片产品畅销区内外市场,提高了林业附加值。目前,在大皇后村工业集中区,仅来自仙湖镇的木材加工企业便有15家之多,总投资2000多万元,占园区木材加工企业的43%左右,仙湖籍的务工人员多达1500多人。由于措施得力,目前全镇有林业面积10.2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40%。其中速生丰产林面积达到4.8万亩,果园2万亩,竹子0.8万亩。林业总产值700多万元,为当地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全镇林业的迅速发展真正给仙湖人民开通了畅宽的“绿色银行,”这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增产致富园地,同时还大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