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县认真按照“围绕新村强产业、依托产业建新村”的思路,以新产业为依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该县坚持把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核心内容来抓,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不断增加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提升品位。项目部门把资金扶持重点放在特色产业的发展上,同时,农业技术部门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引导农民发展生态种养、庭园经济。泉水镇小蒙屯江边坡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结合本村实际,大力发展了以淮山粉葛等为主的中药种植,建立了浦北县万亩中药生产基地,同时,引进了白黄瓜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并加工成白瓜皮出售,今年,仅白瓜皮一项,全村农民人均实现了增收200多元。作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北通镇清湖村的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搞起了庭园经济,利用沼液作肥料,在小庭园里种上了荔枝、香芒等优质水果,同时,建起了生态鱼池,养殖塘角鱼,利用频振灯引诱果树幼虫喂养,建立起了“猪—沼—果—灯—鱼”的生态种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产业效益。平睦镇第八自然村是该县的一个镇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地处六万山区,竹资源非常丰富。过去的几年中,村里的群众陆续规划和建设了不少的新房,但是,由于缺少特色产业的支撑和衬托,有新房没有新村,新村建设没有什么特色,缺乏内涵,品位不高。去年以来,在抓好新村建设的过程中,该村注重加大特色产业的培育力度,充分发挥竹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外地老板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竹签厂,建立起了“前厂后村”的新村建设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新村的品位。
据统计,近年来,通过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全县共培育了“劲丰”牌荔枝、“通天”牌香蕉、“绿万山”八角、“官垌鱼”、 “福多堂”牌荔枝蜜等特色产业基地27个,年总产值10亿多元,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点,加快推进了全县新农村的建设。像这样通过培育并做强特色产业加快新村建设步伐,走“内涵式”新村建设发展道路的例子在浦北县还有很多。张黄镇福山村杨屋地自然村通过做大做强母猪养殖,发展成为了“母猪新村”、乐民镇平佳村六黎自然村发展成了“建材新村”、小江镇上荣村发展成了“果蔗新村”。
近两年来,浦北县依托发展和壮大地方特色新产业,共选定了新农村建设试点20个,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建设了沼气1800多座;铺设标准化水泥进村道8千多米,环村道23千米;建设人畜饮水工程8处;拉通了广播电视村村通800多户;电话1200多户。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