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黎灵贵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富川瑶族自治县围绕构建富裕和谐新富川目标,在抓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三化”进程中,多角度探索新思路,多途径采取新举措,在“四个创新”中不断加快民族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前3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5.04亿元,同比增长1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003元,同比增长23.9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35元,同比增长12.6%。

  创新四个工作思路,首先是创新工业发展思路。坚持以资源加工型企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以现有企业改造扩大为主的“四个为主”发展思路,按照“政府规划,企业管理,市场运作”的模式,集中力量发展以新湾、白沙工业小区为重点的“园区经济”,力求形成烟辅材料、制药、水电、矿产、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工业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共引进项目71个,实际到位资金2.99亿元,同比增长11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63多亿元,同比增长63.1%;实现税金2080.7万元,同比增长7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6677.4万元,同比增长143.5%。

  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坚持用工业理念抓农业,加快农业企业化进程。狠抓烤烟生产、脐橙种植、瘦肉型猪养殖、无公害蔬菜种植以及立体养殖等特色农业经济,形成了水果、蔬菜、肉猪、奶牛、粮食、速生林六大农产品基地。此外,该县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经济,“富川脐橙”商标通过国家工商总局评审,富川脐橙在2005年广西22个时令水果品质鉴定与评比中名列榜首,“富江”、“桂果”、“日日富”等水果品牌分别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目前全县九成的农户享受品牌农业成果。

  该县创新“通道经济”发展思路,把铁路和公路站场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商贸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工业镇、商业镇和旅游镇,建成一批工业生产小区和物流基地,不断增强城镇的集聚和带动能力。近两年先后建成通车的富麦二级路、富柳三级路、富石三级路等县乡(镇)公路,带动了全县的道路经济,形成了富阳至葛坡、柳家、朝东、莲山等8条万亩水果种植带和5条瘦肉型猪养殖带。

  该县还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思路。把生态农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基础产业来抓,把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抓好矿产、小水电、风力发电等项目,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该县柳家乡农民潘新昌在西岭山下承包了15亩荒地种植早熟柑,果园内年养肉猪30头,猪粪放进沼气池,沼气用来照明和厨房用火,沼液当作果肥。“循环经济”一年便帮潘新昌节省农药和肥料钱3000多元。

  目前,富川建有沼气池13778座,沼气入户率达36%,“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渔”等生态农业模式已相当普遍。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