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瑶族自治县曾经是一个以吃“木材饭”为主的林业大县,近年来该县立足于县情,大力发展以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生态经济,成功地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世代居住在金秀的瑶族同胞,住山、爱山、养山、护山,也靠山、吃山。他们不轻易动山上的一根草、一棵树,各家各户有固定的薪炭林,从来不到别的地方打柴烧炭。甚至把涵养着不竭水源的森林奉为神灵,顶礼膜拜。这种自发的传统环保意识和行为,让大瑶山得以保留了百万亩的原始森林,成为珠江流域重要的水源地,为流域内570多处引水工程、1620多座水库山塘和590多处山区水电站提供第一水源,直接灌溉着周边5市8县41个乡(镇)的200多万亩水田、耕地,并为500多万人口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是广西最大的国家级水源林区、广西生态位置最重要县。
为保护好这座“天然的绿色水库”,一向靠林吃饭的大瑶山人砸烂自己的饭碗,于1998年痛下决心实行了天然林禁伐,每年减少各类税费近千万元。特别是2002年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林业立县、旅游强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总体工作思路,按照“打基础、兴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具体要求,重新确立了林业的重要地位,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通过发展促进保护,大力推进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先后实施了珠江防护林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退耕还林和世行贷款造林等国家重点工程,使全县林业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
与1987年相比,该县森林面积新增122万亩,使全县森林面积达32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2.6%提高到87.34%;1997年经林业部批准成立“金秀大瑶山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八角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称号。目前,全县经济林已发展到49.4万亩。其中,八角林面积达38万亩,年产值1815万元;茶园面积1.32万亩,野生茶面积0.5万亩,年产值132万元;毛竹林面积3.3万亩,丛生竹林面积7.8万亩,年产值98万元;中草药材面积4238亩,年产值439万元。
大瑶山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每年从这里流出的水达25亿立方米,相当于24座大型水库的蓄水量,蕴藏的发电量达26.46万千瓦。该县依托水资源优势建设小水电,目前共立项建设17个水电项目31座水电站,总装机达12万千瓦,已建成投产发电4座,在建11座,2004年12月,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通过国家达标验收,成为全区第一批9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之一。全县户通电率达98.3%。小水电的开发,不仅改变了山区群众历来烧柴的能源结构,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还开辟了一条利用电能发展工业的新路子。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使金秀成为旅游观光和科研考察胜地,“圣山”、“圣水”、“圣都”旅游品牌开始形成,八角、绞股兰、灵香草、石崖茶等土特产品也随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知名度。今年1—10月,全县的接待游客、旅游收入、旅游社会创收三项指标,同比分别增长8.5%、10.86%和9.1%,生态旅游已成为金秀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金秀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全县的经济发展也充满勃勃生机。2002年以来,该县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以12.3%的速度递增,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6%,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1779元,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区2005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