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01日 来源:兴安县农业局 作者:唐荣化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兴安具有优越的生态立体气候资源,为人工种植食用菌提供了全年生产条件,且具有成本低和反季节生产的优势,逐渐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下,兴安的香菇和金针菇迅猛发展,致富了农民造就了一方老板,食用菌已从季节生产转向周年生产,据统计2006年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超过120万平方米,预计产值达6000万元,其特色和亮点是:一、食用菌品种多。兴安人开拓创新意识强,在香菇和金针菇迅猛发展的同时,开发多元化的新品种,如反季节鸡腿菇、稻田种植黑木耳、凤尾菇系列、茶树菇、秀珍菇等品种;二、大力发展反季节食用菌。2006年兴安发展反季节食用菌40万个平方以上,香菇已成为广西最大反季节生产基地,反季节食用菌虽成本大一点,但效益好。如兴安宏旺菌业发展中心的蒋远旺,利用原桂新村的水塔下增压的地下室,装上空调来调温,在今年的3—10月份种植反季节金针菇1600个平方米,每个平方种60个菌袋,每周期种96000个菌袋,在3月至10月份种3个周期,每个菌袋产鲜菇0.8—1斤,市场批发价5元/斤,鲜菇销往上海、广州,供不应求,扣除每个菌袋成本3元,在短短的8个月就获纯利50万元。蒋远旺为了做强做大食用菌,在崔家上塘公路旁又建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该基地面积60亩,租用30年,已投资100多万元,今年11月份已接种黑木耳菌袋40万个。该基地的建立,已带动周边农户食用菌的发展,提高兴安食用菌的优质率,食用菌成为兴安特色新型产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