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南丹县白裤瑶族李承军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我家收稻谷2000多公斤,玉米1000多公斤,平时帮人打工挣到几千元,连家里养的牛、猪、鸡、鸭等家畜家禽,全年收入超过万元不成问题。”2001年,李承军从八圩瑶族乡利乐村举家迁到车河镇拉高屯,租种当地农民农田6亩,并且饲养了牛、猪等禽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今,南丹县像李承军过上好日子的白裤瑶群众数不胜数。
南丹县内居住着两万多白裤瑶胞。他们生活在千山万壑之中,用水困难,交通闭塞,大多数家庭半年或全年吃瓜菜稀饭过日。要过上好日子,必须走出山门。一部分人瞄准山外,洗脚上田务工经商;一部分人承包别人的耕地,或打短工挣钱。八圩瑶族乡关西村拉教屯的白裤瑶李保才瞄准白裤瑶需要大量的白布做衣服裤子,到外面批发白布、纱线回来,圩日上街摆买,平日走村串户叫卖,一年下来挣了3万多元。里湖瑶族乡白裤瑶胞黎明才,一家5口人于2002年到城关镇关上村租种田地25亩,年收粮食1万多公斤,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如今,全县已有3000多名白裤瑶胞举家迁到城关、车河、大厂等经济发达的乡镇安家落户。
白裤瑶妇女善于刺绣和用手工缝制民族服装,但过去仅是自己穿戴。随着白裤瑶旅游热的升温,许多白裤瑶刺绣用品和服装成了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于是,她们做起了刺绣生意。八圩瑶族乡白裤瑶族女青年黎秀珍,把自己缝制的瑶裤、瑶裙、腰带等服饰,配上花草、铜鼓、牛角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再拿到桂林、南宁、柳州等地出售,每年赚回5000多元。现在,全县已有200多名妇女加入这一行列。瑶族女青年蓝美芳初中毕业后,把姐妹们绣制的服饰买下后,再贩运到区内外大城市出售,年收入1万多元。
打铜鼓是白裤瑶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娱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组成了以铜鼓、牛角号、长号等乐器为主的白裤瑶铜鼓队,不仅在当地节假日演出,而且多次到南宁、北京、香港参加重大活动演出。今年6月,应邀参加了北京“广西文化舟”活动的演出。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