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宾阳县委员会宾阳县人民政府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200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立足县情,充分发挥优势,开放创新,真抓实干,以质量为根本,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轻纺工业经济和城镇建设“213”工程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宾阳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一、立足宾阳实际,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2005年,我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本县实际,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县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06年,我县紧紧围绕“打造民营经济强县、构建现代化商贸名城、建设南宁市卫星城”的发展思路,认真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突出重点,创造性地抓好各项工作,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财政收入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4亿元,比上年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2595元,比上年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69元,比上年增长22.8%。初步统计,2006年1~9月,全县生产总值37.63亿元,同比增长1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33.5%;全县实现财政收入23464万元,同比增长8.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6亿元,同比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48元,同比增长15.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58元,同比增长15.6%。二是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50.83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4.5%。预计2006年1~9月,全部工业总产值4276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9%,其中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全县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7.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34%。三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效果明显。2005年,全年共达成合作项目30个,实际到位内资10.7934亿元,占市下达任务的102.79%。据初步统计,2006年1~8月,我县共有45个招商引资项目正在实施,1~9月实际到位内资5.5592亿元,同比增长38.4%,实际利用外资137.5万美元。四是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到463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3953户,新发展1700户,民营经济从业人员10万多人,年提供税收1.4亿元。五是质量兴县工作成绩显著。2005年,全县有有效注册商标102件。2006年上半年,全县有有效注册商标106件,9月份我县荣获“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县”称号,进一步打响了“宾阳制造”品牌。六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2.4亿元。初步统计,2006年l~9月,完成农林渔牧业总产值l2.58亿元,同比增长9.2%。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及科教文卫体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社会稳定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全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以上成绩的取得,为“十五’’计划全面完成划上了圆满句号,为“十一五’’时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理清思路,找准突破口,以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十五”发展为我县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期,自治区召开的全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工作会议,对全区“十一五”时期工业及城镇发展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工业“干”字型布局、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城镇化“四群四带”布局,广西将在未来五年有一个大发展的态势,而宾阳正处在“干”字型布局重要区域。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宾阳面临的有利机遇、特色资源和节约能源的需要,通过多方论证,找到了发展轻纺工业和实施城镇建设“213”工程这个突破口。
发展轻纺工业,就是充分发挥我县人口多、劳动力密集、传统手工业发达、轻工产业特色鲜明的优势和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为了解决农民增收,节约能源等问题,突出发展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重点抓好蔗糖、建材、造纸、农产品加工、缫丝、金属制品及机械制造、编织工艺制品、制革及皮革制品、制香等产业,做大做强产业,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在区域布局上实施“两区一带”即在区域上加快芦圩、黎塘两个工业集中区和芦(圩)黎(塘)工业带“两区一带”建设,在产业上加快发展轻纺工业、制糖和建材等三大支柱产业。以实施南宁市百项工业项目和百家亿元工业企业大会战为契机,对华润红水河水泥有限公司、宾阳永凯糖业有限公司、黎塘工业瓷厂、南宁羽华工贸公司宾阳加工厂、宾阳祥和工艺品公司、宾阳茧丝工贸公司、东林中密度板厂等一批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和潜力、成长性好的企业,在融资、技改投入、煤电油运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形成行业龙头,充分发挥其规模效益和产业集聚效应。同时,通过招商引资,上一批缫丝项目,目前王灵、大桥两个缫丝厂项目已开工建设,还计划在古辣、甘棠等地分别上马缫丝加工项目,带动我县缫丝业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步伐,通过合股、合资、合作,把企业规模做大、结构做优、实力做强。我县计划在2006年“南博会”期间签约一批大的项目,通过抓好项目建设,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我们按照撤县设市的目标和建设南宁市卫星城的发展定位,以自治区“十一五”城镇规模等级规划把我县定位为中等城市为契机,实施城镇建设“213”工程,加快城镇化进程。实施城镇建设“213”工程,即:“2”是指抓好芦圩、黎塘两个全国重点镇城镇建设,辐射带动全县城镇建设;“1”是指突出抓好10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即县城凤凰岭行政综合小区工程、芦圩工业集中区一期工程、黎塘工业集中区一期工程以及芦圩、黎塘路网改造等共10项重点工程;“3”是指用3年时间实现以上城镇建设工作目标。同时,以宾横二级公路建设和南宁至柳州城际铁路将在我县过境并设站点为契机,对重点镇加强规划建设。通过以城镇化为突破口,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同时,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农村发展规划和建设,以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
三、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一是实行十三项重点工作定期分析推进制度,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对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城镇建设、财税与融资、新农村建设、文化旅游、质量兴县、社会稳定、安全生产、人口与计生等重点工作进行定期分析,及时查找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推进工作开展。二是组织县四家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对工业经济、城镇建设工作进行专门分析论证,明确今后五年各项重点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办法,形成指导性文件,指导工作开展。三是推行四家班子领导成员包乡镇、包项目、包企业工作责任制,落实工作责任。组织开展“服务企业百日”行动,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四是实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落实职责,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夯实基础。五是以开展“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百日行动”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细化目标,强化落实,千方百计吸引内外资金,引进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制定全县“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工业发展目标方向及工作措施。同时,学习威宁公司运作模式,组建昆仑公司,以昆仑公司为中介,多渠道、千方百计筹措发展资金,为加快宾阳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全面提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
四、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突出重点扎实抓好轻纺业和工业化、城镇化工作的同时,统筹兼顾地做好全县各项工作,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大力实施质量兴县战略。深入开展质量兴县活动,打造“宾阳制造”品牌,举办“经贸”两会,组织专家学者举行专门研讨活动,为企业搭建平台,通过中央、区、市、县各级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宾阳产品。积极扶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树品牌、创品牌,涌现一批产品质量优良、信誉好的企业。二是积极开展“诚信宾阳”活动。结合质量兴县战略,深入开展“诚信宾阳”活动。鼓励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对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对造假、掺假、涉假,损害宾阳形象的企业给予惩罚。加强诚信单位、诚信公务员、诚信企业、诚信业主、诚信公民的建设,取信于民,树立“诚信宾阳”新形象。三是狠抓投资软环境建设。开展“整治投资软环境百日行动”,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为投资者或企业主排忧解难。全面加强行政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吃拿卡要”行为,彻底改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投资者的信心。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增强我县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切实抓好人口和计生工作,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五、加强党的建设,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适应基层党建和形势发展需要,继续深化党员乡土人才开发工程,不断推进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县委党校一乡镇党校一专业协会(示范基地)一党员示范户(农家课堂)”四级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2006年10月18日,自治区检查组到我县检查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对我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