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30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不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中共兴宁区委员会兴宁区人民政府

 

去年以来,兴宁区认真按照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立足城区实际,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前三季度,兴宁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76亿元,同比增长l6.51%;财政收入6.83亿元,同比增长l04.5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6亿元,同比增长16.7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97亿元,同比增长25.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同比增长17.0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21元,同比增长8.85%;农民人均纯收入4 32l元,同比增长0.5%。

  

 

  去年以来,兴宁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建设“实力兴宁、开放兴宁、生态兴宁、和谐兴宁”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以开放创新为动力,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转变发展观念,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全面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打造“三区一带” (朝阳商贸中心区、东沟岭新区、三塘工业集中区、南梧大道经济带),努力实现兴宁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进一步完善工业产业布局,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的思路,调整完善区域工业发展布局,形成结构合理的工业空间组织结构。充分利用城区现有的工业基础,改组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工业规模。大力引入环保型、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

 

  加强三塘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城区工业的发展。进一步修编三塘工业集中区的发展规划,将工业区规划成科学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生态环境优化的园区。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和完善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经过几年的努力,把工业集中区培育成集聚效应好、生态环保型的经济增长极,进一步提升工业占GDP的比重。

 

  (二)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各项改革工作。坚持发展第一的原则,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改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

 

  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农业示范基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外出务工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巩固商贸中心地位,实现第三产业新跨越

 

  全力打造朝阳商贸中心区,巩固商贸中心地位。依托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结合旧城改造,大力开发培育大型专业市场,以创“名街、名店、名牌”为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弓I进国内外品牌企业,强化商圈张力,打造南宁乃至广西最大的集批发购物、休闲娱乐、旅馆餐饮为一体的核心商圈。

    加快现代物流业建设,大力打造南梧大道经济带。重点抓好三塘工业集中区、广西盛大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区和金桥物流园区三大园区建设。完善金桥物流园总体规划,弓I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园区,建成以副食品、药品、生活用品、建材配送为主的广西最大的物流园区,加快兴宁区物流业发展步伐。同时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发展观光、休闲、渡假、温泉疗养旅游业,大力打造南梧大道经济带。

 

  (四)推进改革开放与创新,建设开放兴宁

 

  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突破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加强对企业和投资商的服务,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工作。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大力吸引民营资本。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机制,提高引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先进地区、港澳台及国外的资金。依托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平台,扩大与东盟各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坚持深化改革,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五)推进城市建设和重点小城镇建设进程,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力推进旧城改造开发,开创城市建设新局面。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城市的档次和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

 

  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促进城镇与市区协调发展。以增强城镇综合实力、发挥城镇聚集和辐射带动功能、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目标,全面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小城镇聚集,繁荣城镇经济,优化城镇布局,改善城乡结构,形成城镇与市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六)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兴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抓好农村科技示范工程。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开发工程,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公共文化和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切实抓好基层特色文化创建活动。加强农村和社区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和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群众体育服务网络,加强全民健身运动。继续抓好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努力提高辖区民兵预备役整体素质。进一步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措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弱势群体就业;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促进多种形式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搞好社会保障工作,抓好城区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工作,完善居民生活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应保尽保工作目标。大力发展老龄、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及残疾人事业。

 

  (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把“八荣八耻”的宣传教育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之中,努力扩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覆盖面,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积极开展创建“和谐社区”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重点,扎实开展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活动,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丰富城乡人民文化生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做好宣传文化示范社区和示范村建设。

 

  (八)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设平安兴宁

 

  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切实发挥好人大、政协的职能作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政务公开、企务公开、村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政治经济权益。积极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各项工作;同时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努力提高依法治区水平。

 

   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本着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保稳定、创平安、促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群防群治"五色防线"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建设平安乡镇、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平安村、平安单位、平安家庭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强化安全监控和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