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4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罗才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又到柑橙丰收时节。在武利、伯劳、文利、佛子等产区镇的柑园里,金橙橙的果子挂满了枝头,果农们正忙着把收获好的果子搬运上汽车,准备拉往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全县已有3.27万吨柑橙运到了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和地区,还有5万多吨的柑橙也将运往东盟各国和地区,今年的订单比去年翻了一番。

  灵山县是全区的柑橙生产基地,柑橙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年,全县柑桔面积4.8万亩,总产8.27万吨。近年来,该县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洋果”以零关税进入国门的形势,狠抓水果品种结构,着力改造低产果园,采取高位嫁接技术淘汰劣质品种,并在产、供、销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了柑橙产业的发展。一是组织产业协会,提高柑橙产业的组织化程度。2002年伯劳镇成功申请成立了灵山县扁柑种植协会,有力地推进柑橙产业的发展;二是积极扩大柑橙种植面积。积极引进、推广应用了一批质优、价高的优良品种,特别是口感好、产量高的品种,全面优化柑橙的品种结构,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推进优果工程。因地制宜地调整柑橙品种结构,全面推进优果工程,并发挥柑橙协会的作用,在优良种苗的引进上给予资金、技术的扶持,使其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如经两三年的努力,优质脐橙发展了12000亩。四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在生产各关键时期,积极聘请农业专家进村入户,实地进行技术指导,还利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举办培训班,组织果农学习柑橙管理技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