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刘兴标 唐永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特别要积极发展与东盟和海外对接的现代物流业,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和沿海沿边内外贸一体化的专业市场,努力建成区域性国际现代物流基地。
  ——摘自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报告

  

  柳州市柳南区今年三产营销总额已突破100亿元大关,其中1-10月达112.65亿元,实现利税5.82亿元,其增幅分别高达38.47%和27.64%,成为该市三产首破100亿元的城区。11月25日,柳南区委书记雷应敏欣喜地告诉记者,柳南区三产的迅速发展,是与东盟对接、打造国际物流基地,依托工业重镇优势、搞活现代流通业的必然结果。

  素有柳州市南大门之称的柳南区,自古是工业柳州的第一商贸流通集散重地,辖区企业之多居该市四城区之首。该区把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和区域性国际现代物流基地,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第一要务,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富民兴区的核心大战略。

  2002年,百企入桂的第一家外资企业——投资2.8亿元的温州商贸城落户柳南区后,以商贸、物流、生产性服务配套业为主攻方向的第三产业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短短5年时间,该区引进物流商贸企业项目多达192个,引资总额近百亿元,实际到位资金突破60亿元。

  以上汽通用五菱、柳州工程机械为依托的汽车及工程配件产业群,以谷埠街国际商城、温州商贸城、新时代商业港等为核心的飞鹅新商圈,成为全市发展大商贸大流通的中坚。至目前,该市180多个各类市场,柳南区就拥有80个之多,全市5大批发市场,由该区培育的就达3个之多,全市每年批发零售总额60%以上来自柳南。

  思路明确,定位准确,做精做强第三产业,是柳南区委、区政府的高招所在。由此,该区紧紧围绕“两翼(河西片和旧机场片)三路(飞鹅路、柳邕路、潭西路)”,打造“四大中心”,即:飞鹅新商业中心、汽车贸易中心、日用品集散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全力与东盟对接,构建国际物流基地。

  为使分布在“两翼、三路、四中心”1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聚人气、旺财气、活商机,该区四大班子成员仅今年1-10月,就分率10余个招商招租小分队,远赴北京、浙江、广东、福建、香港等地和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招商,除引进44个新项目和到位资金近20亿元外,还帮助温州商贸城、谷埠街国际商城、新时代商业港等引进主力经营业主16家。其中北京的柏图家居、英皇国际、上海的国美电器、广州的安华灯饰、深圳的南城百货等知名商家的进驻,使柳南区辖区内的生产资料、汽车经营、商贸流通、餐饮宾馆、建材装饰、文化娱乐、物流配送等如虎添翼,从业人员多达10余万,年交易额达60亿元以上。此外,由北京中铁物资公司投资3.5亿元的广西目前最大物流园,今年1月亦落户柳南区,这一集汽配仓储、深加工、物资周转于一体的物流园,2008年建成后,年物资周转量可达300多万吨,年销售额可超200亿元,仅此可向国家提供税收达5亿元。

  编辑点评:“两化”需要强“三产”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之路。而工业化不能搞工业的孤军独进,必须遵循三次产业演变的规律,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第一、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的基础。人类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和某些更高层次消费资料的需求,只有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了,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剩余产品,才可能有物力、财力去发展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第一、第二产业的进步。没有商业、金融、保险以及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不少实践证明,发展三产,可以有效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等。因此,工业化、城镇化绝不能忽视三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三大产业都有很大发展。但是还存在着农业基础薄弱,工业总量低,三产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关系不协调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必须大力加强一产,提高二产,积极发展三产。柳南区依托柳州工业重镇搞活现代流通,对接东盟打造国际物流基地的做法,值得借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