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1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黎祖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建设“四大园区” 培育“六大产业” 构建“一城两镇”

  近年来,昭平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三区两带”,积极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5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2.68亿元、工业增加值7.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7%、37.3%,产业结构首次由“一二三”转变为“二一三”,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7月被列为“全区县域工业试点县”。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高,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先后完成了县城主街道改造工程、商业步行街、县城西宁北路30米大街、县城文化广场、体育中心、昭平大酒店以及江滨公园和宝塔公园首期工程建设,县城综合市场、凤凰花园、县城防洪堤等项目加快建设,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到2005年底,县城城区面积6.56平方公里,是1995年的2.3倍,城镇化率达30.6%,比1995年提高近13个百分点,县城参加全区第四届、第五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活动分别荣获优秀城市奖、县城A类特等奖,今年7月被列为“全区城镇化综合示范县”。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5.51亿元,财政收入1.22亿元,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荣获“2005年度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

  在近年的发展中该县领导班子认识到,要加快发展,关键在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因此,该县把工业化、城镇化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导方向、核心战略,审时度势,不失时机的加快推进。

  实施“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该县以被列为“全区县域工业试点县”为契机,围绕“三区两带”,加快建设“四大园区”、培育壮大“六大产业”,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全力加速工业化进程。围绕“三区两带”产业布局,打造独具昭平特色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加快桂梧高速公路产业带的潮江工业区、昭城经济区的城北工业小区、马江经济区的马江工业小区、黄姚经济区的篁竹旅游产品加工区四大园区的建设。在全面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各工业园区在产业发展方面有所侧重,突出特色。同时,加快县城河东电子工业小区、食品加工区以及位于高速路出入口的富罗文潭、三合工业小区的规划建设,通过发展园区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

  该县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培育壮大林产、水电、服装、冶炼、宝石加工、以茶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六大工业产业,力争“十一五”期末,六大重点工业产业总产值达到31亿元左右的发展目标。

  该县按照“以地造林、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促工、以工生财、以财哺林”的发展模式,推行“企业办基地,基地引企业”为主的多元化造林模式,加快建设速生丰产林、竹子林和脂材两用林三大工业原料基地,为林产工业发展壮大打牢基础。充分利用好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加速推进金牛坪电站建设,抓紧落实已签约未开工的小水电项目,全面加快小水电站开发,形成了以昭平电站、下福电站、金牛坪电站为轴心,以全县流域20多座小水电站为网点的水电能源工业体系,做大做强水电工业。以推进桂粤服装生产中心建设作为突破口,营造更好的环境,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千方百计引进更多的服装生产企业和厂家落户服装生产中心,力争到“十一五”期末,把纺织服装业培育成为该县的新兴主导产业。以中信硅业、美晶宝石、照平晶体等企业为龙头,充分发挥其市场、技术、品牌优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扩大结晶硅、宝石晶体生产规模,加快冶炼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延长产业链。该县发挥群众的主动性、自觉性,鼓励、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宝石加工,抓紧时间建设好县城“宝石街”,规范宝石交易市场,不断培育壮大宝石加工业。据统计,全县目前从事宝石加工的群众约5万人,农村很大一部分家庭拥有宝石加工机,有的家庭甚至有几台宝石机,宝石加工已经成为我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阳光产业”,今年1—9月份,宝石加工业产值达2.65亿元。该县充分利用好茶叶这一张名片,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在稳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提品质、打品牌。大力发展各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抓好豆豉、桑蚕、灵芝、八角、天然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嫁接等手段,培植壮大将军峰茶业、黄姚豆豉、青朗食品等龙头企业,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加工水平。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该县以被列为“全区城镇化综合示范县”为契机,结合“三区两带”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该县把城镇空间战略规划与产业布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把中心镇和邻近乡镇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构建“一城两镇”城镇集群。“一城”就是县城要按照“东拓南连西接北进”的思路拓展,将昭平镇和五将、文竹、仙回、走马作为一个系统的群体来规划,着力建成以服装、电子、茶业、食品加工等产业为主的县域中心城镇群。“两镇”就是重点建设黄姚、马江两个中心镇,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集群,使中心城镇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依靠黄姚古镇这一旅游龙头和潮江工业区、巩桥新城区的开发建设,把黄姚、樟木林、凤凰作为一个系统的群体来规划,将黄姚镇打造成为县域副中心城市,着力建成以旅游配套服务行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北部城镇群;把马江、木格、北陀、富罗作为一个系统的群体来规划,以马江为中心,着力建成以林产、冶金、建材工业和商贸物流业为主的工业和商贸城镇群。

  该县进一步完善城镇供电、供排水、供气、排污、通信等设施,强化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继续推进县城综合市场、江滨公园、宝塔公园等城建项目建设;抓好江滨路综合开发、政府广场至江滨大道、财政局至江滨大道、天鹅塘开发区、榕园小区、茶叶街、宝石街等市政工程的建设;重新规划启动河东新区的开发建设,拉大城市框架。通过抓好黄姚、马江、五将、北陀等重点镇的建设,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骨干,辐射带动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格局。该县以发展第三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商贸业,巩固提升旅游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和扩大服务总量,增强城镇集聚功能,促进城镇加快发展。(昭平县委宣传部供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