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0日 来源:贺州日报 作者:刘静 高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用沼气比用煤气、用柴火都好,不仅省钱省力,生活环境也不断改善了!”。近日,笔者在八步区步头镇保塘村访问时,该村瑶族青年赵金海如是说。

  八步区少数民族都居住在边远山区,许多群众依然靠上山砍柴、割草来做饭煮菜,每做一餐饭菜熏得满屋子乌烟瘴气,这不仅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而且也极大地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解决找柴火难、发展难、环境卫生差等实际问题,使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拥有一个清洁、优雅的生活环境,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早日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富裕。近年来,八步区按照扶贫重点,着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抓好全区28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狠抓沼气池建设。该区扶贫办、能源办、林业局等有关部门分别成立了领导组织机构,对大平、水口、黄洞、步头、鹅塘、沙田等乡镇的少数民族贫困村进行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沼气池项目建设,采取“国家补一点、扶贫办出一点、地方配套和农户投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2002年以来,该区先后投入资金620多万元(含地方配套、农户投劳),为水口镇龙坪村,大平瑶族乡里头、威竹村,黄洞瑶族乡都江村等瑶族村建沼气池共4000多座,为4000多户农户解决了找柴火难的问题。同时,带动少数民族村3000多户农户养猪12万多头。今年,该区加快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以村级扶贫规划为载体,集中资金,集中力量,抓好鹅塘镇槽碓村、大明村;步头镇保塘村;沙田镇新民村等600座沼气池项目建设,并投入沼气池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共60万元,分别发放到鹅塘镇槽碓村、大明村;步头镇保塘村;沙田镇新民村等600户建沼气池的农户手中。目前,该区已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含农户自筹、投劳折款),新建成沼气池500多座,完成全年任务的85%,已有400多座建成交付使用,预计11月底全面完成。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