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06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白玉屏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东兰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县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6.4万亩,4.5万个农户受益,累计发放退耕粮食补助8200万元、生活补助530万元、种苗补助1010万元,兑现率达98%。今年8月,该县被评为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

     2001年以来,东兰县紧抓“全国退耕还林试点县”这一机遇,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录用237人和乡镇农林技术员130人,组成退耕还林专业工作队,负责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技术指导、钱粮补发等工作,并制定10余种政策文件,确保退耕还林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六严”,即严把作业设计质量关,严把整地质量、苗木质量、定植质量关,严把幼林培育管护关,严把政策兑现钱粮补助关,严把档案管理关,严把各项工作监督关,从源头上堵住了弄虚作假行为现象的发生。同时,结合资源条件和特色树种,把全县退耕还林划分为三大区域,以红水河沿线库区的东线种植酸梅、板栗、三月李;以石山区为主的西线种植竹林、喜树;以上坡区为主的北线种植板栗、油茶,形成了乡土特色种植业。此外,着力培育支柱产业,使特色种植业规模化、产业化,如种植板栗占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总面积的60.7%,使全县板栗由2000年的8.9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2.5万亩。

     通过连续几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全县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据统计,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9.9%,比2001年提高7.3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量500多万吨,仅板栗一项,全县种植板栗的农户今年收入2300多万元,比去年增长28.7%。1至9月,全县国民生产总值6.1亿多元,同比增长13.2%,农民人均收入1637元,同比增长18.3%。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