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01日 来源:柳江县农业局 作者:刘兴存 梧美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0月30日,在成团镇大荣村蔬菜大棚里,正在忙着摘西红柿的菜农韦振兴高兴地对记者说:“自从县里组织‘绿色工程’科技培训活动以来,我就学会了西红柿管理技术,棚里的西红柿个头大、口味正,很受菜贩子们的喜欢。瞧,这西红柿还没摘下来,就已被订购一空了!”

  农民要致富,学习技术是条路。近年来,柳江县县委、县政府积极推进农民“绿色证书”工程,把“绿证”培训作为科技兴农的主要措施,积极探索搞试点,层层推动促发展。全县以农技中心、职校、党校为依靠,以12个乡镇农技中心为阵地,以村级科技服务协会为补充,培训内容以常规种植业、养殖业技术为主,逐步转向以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等六大类产业技术为主;先后聘请广西大学教授莫庆让、柳州蚕种专家何田华和县内外百余名专业知识全面、实践经验丰富的农艺师、工程师,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和县内自然资源特点,按照受训农民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长训与短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巡回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近10万名农民进行了科技知识培训;流山镇等乡镇还专设农户“110”热线,专门为农民解决技术难题,做到有求必应。通过多种实践性培训,全县23123名农民掌握了1至2门新技术,科技培训入户率达到90%以上。

  为了进一步推动“绿证工程”,县农业局还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编写莲藕、甘蔗、生姜、饲养、花木苗圃、栽培管理、种桑养蚕等乡土教材、资料30000多份(册),农技影碟万余张。编印的乡土教材、资料、影碟做到与培训目标相一致,与学员文化程度相适应,可操作性与系统性相结合,传授知识与推广技术相结合,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使用的教材、资料真正做到为培训农民服务,保证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县已累计培训“绿证”学员13123人,发放“绿色证书”13101本,全县每10户农户中就有一名持“绿色证书”学员;推广50项以上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推广面积达750万亩。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