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03日 来源:柳城农业局 作者:梁丽娟 罗贵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金秋时节,在盛享"蜜桔之乡"美誉的柳城县,桔园映新农村相互辉映,生机盎然,美如诗画。

  柳城蜜桔以"色泽金黄、皮薄圆润、肉嫩无渣、香甜爽口、清香独特"而享誉国内外。柳城人因蜜桔而自豪,借蜜桔鼓起"钱袋子",成为9.5万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绿色商机"成为农民的"摇钱树"

     "这就是我家的'绿色银行'。"柳城县凉水山林场的蜜桔大户温指着房前屋后的一片金灿灿的蜜桔林,笑着说:"我这个'银行'存入少,利息高,外面的人都羡慕得很!"

     温所说的"绿色银行"是柳城县大力发展农民增收的"南丰蜜桔"。20年前,蜜桔被一些有远见的柳城人从江西省南丰县引至柳城。那时它还叫"南丰蜜桔"。"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可柳城人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却赋予了"南桔北枳"以新的含义--不仅让这"桔"依旧为桔,同时提高了它的"蜜度",使柳城蜜桔凸显出"绿色商机"。如今,全县共投入资金建设生态蜜桔基地达1.2亿元,全县共有投产蜜桔达5万多亩,呈现出"满目青山满目果"的亮丽景观。

     谈起"绿色商机",温为记者算了一笔"明白账":他种了十七亩蜜桔,引用"猪+沼+果+灯+鱼"的生态果园生产模式,喷洒无公害农药,将诱虫灯、黄板、捕食螨、生草发等十多项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投入蜜桔种植中,一亩投产蜜桔一年的投入约在1500元左右,除去农本和人本一亩蜜桔至少可净赚7000元左右。如果护理得好,至少又可以再附加10%的价值。温说,种蜜桔就等于将钱存入了"绿色银行"。

  绿色生态模式铸就兴桔"金牌"

     勤劳聪明的柳城人民通过打造蜜桔"金牌",从生产标准制定、生态种植模式等各个环节上做足"精细"功夫,用生态蜜桔换来了收入"金牌"。金字招牌不仅需要细心呵护,更给广大桔农带来了无尽的财富。今年,凉水山林场的许多桔农心里都乐滋滋的,他们的蜜桔刚刚结果,水果商就上门下了订单,桂林的一位朱老板还无偿给蜜桔大户苏秀金送上柑桔复合肥,为刚出世的"靓女"送"嫁妆"。林场技术员罗礼荣一语破天机:"柳城蜜桔无病虫斑、色泽好、甜度高,在广东、浙江、 越南等地十分畅销。尝到甜头的水果经销商,在蜜桔还未成熟时,就尝试先送'嫁妆'后娶'靓女'的行动。"

     然而,南丰蜜桔这块金字招牌的铸就,却并非一日之功。2000年以来,该县大力推广"捕食螨+沼气+黄板"生态果园生产模式和"猪+沼+果+灯+鱼"生态果园生产模式6万多亩,全县共放捕食螨23.29万袋,挂杀虫灯631盏,建鱼池995座,挂黄板3.22万张,全县共建立无公害水果生产9.39基地万亩,是全区"生态果园"示范县之一,其中4.8万亩柳城蜜桔通过了自治区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认定,2.67万亩柳城蜜桔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果品认证,树立了柳城无公害蜜桔的品牌。

  "绿色银行"再添"活期存折"

     "大黄笨鸡,果地放养;绿色食品,生态健康。"-这是凉水山林场在当地打出的广告词。在东泉镇7200亩果地里,为了有效利用果地资源,500多户果农家家户户都养起市场前景好的绿色食品-"果地鸡"和"生态鱼",每年出产的"果地鸡"近20万羽,供不应求。畜禽粪便已经成为一种严重污染源,按照有关规定,大规模养殖畜禽应远离村庄和人群,而远离村庄的果林是鸡鸭的天然"氧吧",通风降温,便于防疫,十分有利于鸡鸭的生长。同时,鸡鸭粪还是果树上好的有机肥料,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东泉对河村果农谢德松就是"果+灯+鸡"模式的典型示范者,他建起了二个养鸡大棚,每年出栏2万只鸡,年纯收入有1.6万元。他说:"果地养鸡有三大好处,一是放养鸡市场好、价钱高;二是远离村庄无污染;三是鸡粪浇果树营养多;四是建鸡舍省时省料省遮阳网,投资少!"

     蜜桔成为9.5万农民的"绿色银行",而桔园又成了农民生态养殖的"舞台"。难怪,该县的果农们说:"蜜桔就是他们的"绿色银行",再过几年都能从果地上领回养老金了,一本是'蜜桔林'的定期存折,另一本是'鸡鸭鱼养殖和食用菌等种植'的活期存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