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在来宾市兴宾区农村,徐徐秋风中到处是蔗海摇曳。据该区蔗糖局领导介绍,由于品种优良、机械化作业和加大投资,再借助今年以来充足的雨水,通过抽样测算,目前该区甘蔗单株普遍直径3.2厘米以上,株高3米多,单株重1.5公斤多,亩产普遍达到5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吨以上,按全区110万亩甘蔗计算,该区2006/2007年榨季糖料蔗总产量将增加110多万吨。
兴宾区地处广西中部,秋冬干旱期长,土壤、气候适合甘蔗生长。近几年来该区党委、政府坚持发展甘蔗支柱产业不动摇,糖料蔗产量不断增长,自2002/2003年榨季以来该区连续四个榨季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糖料蔗产区。为了把这个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农民增收,该区采取多项措施发展甘蔗。
一是引进繁殖新品种,提高单产。近年来该区相继从北海、南宁等地引进台糖22号、桂糖94119号、园林6号等高产高糖新品种,这些品种不仅适合兴宾区的土壤、气候和环境,而且具有抗旱抗霜、抗倒伏、抗病强等特点。该区引进繁殖新品种还实行早、中、晚熟搭配,以利于合理安排榨季砍运。另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区与区域内制糖企业分别在城北、寺山、蒙村等地建立育种基地,面积达到800亩以上。对引进繁殖的品种通过对比试验、示范,有效加速了良种的推广,目前,该区甘蔗品种优良率达到100%。
二是推广普及机械化作业。兴宾区90%平原的畲地全部种植甘蔗,为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条件,而且该区9970台农机区域分布均匀,出行方便。近年来该区联合制糖企业相继在高安、红河、寺山、三五等乡镇、村屯建立机械化作业示范基地,对蔗地进行深耕深松,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普及机械化作业。由于农机作业对甘蔗保水抗旱和抗倒伏优势明显,机耕的甘蔗亩产量比牛耕多增产15%以上,甘蔗增收远远多于机耕成本费,因而该区八成以上的蔗农选择了农机化作业,机耕面积达80多万亩。
三是增加投资创效益。今年该区农民对每亩甘蔗投入的磷肥、尿素、钾肥等肥料分别达到100公斤、50公斤、50公斤,均比往年增多20%以上。此外,该区农民全部使用除草剂和喷雾剂农药,一个劳动力一天可以除草杀虫10亩左右,劳动强度减小,工作效率提高,全区6月底前就普遍完成甘蔗田间管理,为甘蔗增产创效益打下了基础。
四是企业加大反哺力度。该区区域内的6家制糖企业加强对蔗农的扶持,仅2005/2006年榨季以来用于反哺蔗农的费用就达到5043万元。目前,该区蔗区道路全部通车。企业发放蔗农的甘蔗款一律实行一卡制,制糖企业委托金融部门专项服务,甘蔗进厂一个星期左右,钱就到了蔗农的账上,农民可取可存,从而全面促进了当地甘蔗的持续发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