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31日 来源:防城港日报 作者:姚起权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说起素有“小香港”之称的东兴,人们并不陌生。这里是我国沿海沿边开放城市,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992年,国务院特区办批准设立4.07平方公里的边境经济合作区,1996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东兴市,东兴从此掀开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崭新的篇章。

     东兴,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她的发展变化,无不倾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自治区、防城港市领导的亲切关怀。建市1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东兴市,给予了极大关怀与支持,犹如甘露,涵养与孕育出东兴市的勃勃生机。东兴人民,更是把每一份的关爱与支持,都化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动力,也化作东兴市基业的每一块砖瓦、每一方基石,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谱写了东兴建设史上一幅幅如诗如歌的动人画卷……

     经济建设 一路高歌

     建市十年来,东兴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人均地方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双过千五的目标,位居广西的前列。地方生产总值从1996年的4.87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3.7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从1996年的2.0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4.21亿元,第二产业从1996年的1.16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98亿元,第三产业从1996年的1.68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5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在全区排名前列;财政收入从1996年的7246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16876万元;全市人均住宅面积为27平方米,高于广西和全国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基础网络 连接世界

     十年来,东兴的道路交通、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97亿元,年均增长19.51%,滨海一级公路、东马二级公路、沿边公路建成通车,一批城区街道和小区路网相继建成贯通,一批路、桥重点项目动工建设,城乡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发达的交通联网桂海、钦防高速公路以及南防铁路,东兴市融入了全国现代交通网络,与越南对接的陆路交通运输的开通,更使东兴成为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

     工业起步 坚实有力

     工业强市是东兴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建市十年来,东兴市的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变弱到强。全社会工业总产值从1996年的3.3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7.11亿元。目前,全市共有工业企业726家,巨龙医疗器械厂、鉴声电视机厂、银利制衣厂等一批工业企业相继建成投产,200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7亿元,年均增长28.44%。工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2.62%,实现了工业发展的初步目标,为东兴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

    农业高歌 致富金曲

    建市十年来,东兴的农业连年丰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96年的2.27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87亿元,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87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均18150元。现在东兴市的农业,更是形成优质水稻、蔬菜、水果、水产养殖、肉桂八角香料和畜牧业全面发展的格局,东城农产品流通中心的建成投产更是标志着东兴的农业正向着“企业+基地+农户”的集约型生产模式转变,特别是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业逐步形成了东兴市农业的主导产业,成为了广西“十强县(市)”。

     城市建设 如火如荼

     中山街、百货街、电线街、木栏街和解放路组成的东兴旧城区,虽然经过重新粉刷但历史的沧桑依稀可见。现在,进入市区,大道两旁,高楼拔地而起,威严而庄重的口岸联检大楼、移动通讯大厦、海关大楼、中行大厦、市政府大楼以及10多家星级宾馆酒店,街道的艺术绿化带、霓虹闪烁的亮化景观、新华路国旗飘扬,还有大街小巷异国情调的法式风格楼房、花园式住宅小区……每一点一线,如诗如歌,让人感动。建市十年来,东兴市城区面积已从1996年的不足3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6.8平方公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996年的5995元增长到2005年的9262元。

     商贸挥毫 书写繁荣

     “商贸富市”是东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建市之初,东兴市委、市政府就通过制定出台《东兴市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为海内外客商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全国就有26个省市以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家客商到东兴投资,国内外在东兴注册的工商企业上千家,东兴已成为广西个体工商从业人员与人口比例最高的县市。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120亩,具有“互市通道、互市贸易、互市商品收购、边小过货通道”功能的边民互市贸易区,进一步拓宽了对外贸易通道,方便边民贸易往来。现在,东兴市内有一般贸易经营权企业8家,小额贸易经营权60多家,城区注册经营商户9600户,有10000多边民从事互市贸易。同时,建成了轻纺城、建材城、海产品市场、水果批发等一批专业市场,国内和东盟各国特色商品通过这些专业市场的龙头带动从东兴批量进出口,使得物流等相关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全市物流企业达20多家;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96年的15300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45860万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96年的6943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42420万美元;初步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

     亲山恋海 跨国怡情

     来到东兴,“跨一步就出国”,让你轻松领略到迷人的异国风情。这里依山傍海,自然植被丰富,峰峦叠翠,林木葱茏,河水清澈,空气清新;金滩,更是碧波荡漾,沙滩金光闪烁。建市十年来,东兴市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保障了碧海蓝天、山清水秀人文景观的原生态的美。走进东兴,无论是海景,或者青山泉边,还是界河风光,步步景新,都有着诱人的故事。其与越南连山连水的便利条件,更是大力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十五期间,东兴市就投入1.8亿元加快了金滩、竹山、万鹤山等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同时,2005年成功创建了广西优秀旅游城市。2005年经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数达283万人次,仅次于深圳罗湖口岸和珠海拱北口岸,成为我国陆路出入境人数第三大口岸。

    投资热土 耀眼未来

    十年建设奠定了东兴进一步发展的基石。回首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东兴更是充满信心。刚刚结束的东兴市第三次党代会和东兴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描绘了东兴今后五年发展宏伟的蓝图:到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6%,达到29.5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6%;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7.8%。初步确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临边进出口加工业中心的基础地位,实现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率先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和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不断加强。随着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快速发展,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铺设了中国与东盟跨海联结金色的桥梁和缤纷的纽带,东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开发前景,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开创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