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人张俞有一首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描写的是当时养蚕农妇生活的艰辛,当她在城里看到穿着绫罗绸缎的贵妇人,却没有一个是养蚕人时,内心震撼,不禁泪流满面。
但是如今,在柳江县进德镇泗浪龙汉屯,生活富裕起来的,却全是养蚕人。龙汉屯共有农户128户,557人口,771.9亩耕地。该屯自2000年春开始种桑养蚕,当年种有桑园面积仅为70亩。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发展,全屯桑园面积已扩大到410亩, 养蚕农户达到126家,占全屯98%以上,户均有桑园3.25亩。在没有发展种桑养蚕之前,该屯农户的生活普普通通,经济来源也比较狭窄,仅仅依靠卖米来维持日常的生活缴用,农户戏称:“条条道路通米缸”。据统计,2000--2004年,该屯农民的人均收入在2500--2800元。到2005年,该屯农民养蚕户仅养蚕收入就达10000元。2005年,该屯共养蚕1600张,平均每张产茧80斤,产鲜茧总量12.8万斤,产值115.2万元,平均亩桑产蚕312斤,亩产值3120元,老桑园平均亩产值4200元。养蚕大户韦庆管,种桑园12亩,2005年收入高达5万元。2006年,该屯在镇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被列入《优质高效桑蚕生产》项目示范屯建设基地之一,通过对老桑园的改造,安装了自动喷淋设备,建立了生态桑园。在养蚕方面推广适用新技术,以小蚕共育为核心,推广大蚕省力化蚕台养蚕,应用纸板方格簇营茧,既降低成本,又省时省力,从而更加能调动养蚕的积极性。2006年上半年,该屯养蚕1500张,产鲜茧120000斤,产值150万元,平均每户收入11719元,超过万元的农户就有102户。按照今年蚕茧的平均价格25元/公斤,估计今年该屯全年养蚕将达到180万元,户均收入达到1.41万元,比2005年增收4100元。靠种桑养蚕发家致富起来的龙汉人,日子变得衣食无忧,越过越有奔头,他们不仅盖起了新楼房,开上新车子,还着手规划新的村容村貌,争取建设成全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像该村党支书说的:“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农民富裕起来,我村现在富裕起来的,都是这些勤劳的养蚕人!”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