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4日 来源:左江日报 作者:不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大新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综述

  近年来,大新县在崇左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抢抓机遇,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深入实施“两强县一名城”发展战略,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全县经济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增长质量好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良好态势,实现了“五个新突破”,取得了“五个好成绩”,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五个新突破”

     ——以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化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生产,龙眼、苦丁茶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取得突出成果。甘蔗、水果、苦丁茶、剑麻等特色优势经济作物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34.7%上升到80.98%。

     ——以工业强县战略为核心的工业化进程实现新突破。2005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8.3亿元,是2001年的3.32倍。锰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拉动了电力业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用电量达到7.96亿千瓦时,电力业实现税收1441万元。制糖业巩固发展,2005/2006年榨季蔗糖业产值7.43亿元,实现税收8000万元。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新进展,经济实力跃上了新台阶。200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33亿元、财政收入2.5亿元和工业总产值20.75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2.13倍、2.03倍和3.16倍,经济结构由“一二三”型向“二一三”型转变,进入了初级工业化发展阶段。

     ——以德天旅游品牌为主导的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实现新突破。近年来,大新县成功举办了三届崇左(德天)边关国际旅游节,德天瀑布荣获“中国最美的瀑布”、“广西十佳景区”等殊荣,德天旅游品牌效应明显提升,全县旅游业的发展日益繁荣。五年来共接待中外游客15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2亿元,年均增长30%。第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服务档次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2.04%。

     ——以发展民营出口和边贸为载体的外贸实现新突破。近年来,大新县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出口企业在用电安排上给予倾斜,配合海关“关口”前移工程,加快贸易通关速度,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同时,通过扶持民营出口,发展口岸与沿边经济,推动锰加工、旅游和水果三大产业快速提升,2005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590万美元,是2001年的18.36倍。

     ——以打造优秀旅游名城为目标的城镇化实现新突破。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县城城北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江滨休闲公园建设规划通过了评审。城建新模式——城东新区项目进展顺利,一期开发工程基本完成。以“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为重点的市容市貌整治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大新面貌焕然一新。通过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县城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全县城镇化率达27%。

  “五个好成绩”

     ——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好成绩。2005年引进日本住友株式会社与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新分公司共同投资年产20万吨硫酸生产项目,实现利用外资零的突破。县城东区的开发吸引了广西三锰龙矿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大项目落户该县,培育壮大大新县新振锰品有限公司、下雷仁爱铁合金有限公司、大新龙腾锰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锰矿深加工民营龙头企业,一批支撑大新经济快速发展的骨干企业迅速崛起。五年来,全县累计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9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13亿元,累计引进内资4.5亿元、外资964.8万元,建成了一批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

     ——为民办实事、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取得好成绩。几年来,该县集中财力,大力实施“十大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工程,认真抓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全面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开展帮困扶贫,构建城乡救助体系。

     ——精神文明创建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好成绩。深入开展“文明城镇”、“文明村屯”、“文明行业”等创建工作,全县文明创建活动跃上了新的台阶,涌现了一批特色鲜明、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推进依法行政,开展效能建设,提高行政效率。

     ——社会各项事业与统筹和谐发展取得好成绩。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学生入学率分别达到99.7%和98.7%,“普九”和“普实”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

     ——党的先进性教育和基层组织建设取得好成绩。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狠抓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创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机关工作作风、行风进一步好转。

     五年来,大新县先后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自治区双拥模范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平安建设达标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以及崇左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2005年经济发展奖第一名、三个文明综合评比第一名等多项荣誉。这些辉煌成果为大新立足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高瞻远瞩 描绘宏伟蓝图

     今后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五年,大新县全县上下决心继续发扬大新人勇创一流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开启新征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平安的和谐大新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大新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民营富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跻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强县”的奋斗目标,确定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要超过1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12.5%,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超过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7%;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更趋合理,民营经济为主、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一主三化)进程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实现“三年大变化,五年新跨越”,把大新建设成为经济更加繁荣、人民更加富裕、城镇更有魅力、发展更具活力的广西区域性发展强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